中国水产业的经济分析生产加工对外贸易.rar
中国水产业的经济分析生产加工对外贸易,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导论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内容结构1.4本文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水产业的经济特征及世界水产业的发展演变2.1水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2.2世界水产品生产、消费与贸易的演变2.3世界主要水产国水产业简介2.4世界水产品生产、消费与...
该文档为压缩文件,包含的文件列表如下:
![](http://img.queshao.com/images/pcgzh.gif)
![](http://preview.queshao.com/tobuy/161161.gif)
内容介绍
原文档由会员 白痴学东西 发布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导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内容结构
1.4本文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水产业的经济特征及世界水产业的发展演变
2.1水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
2.2世界水产品生产、消费与贸易的演变
2.3世界主要水产国水产业简介
2.4世界水产品生产、消费与贸易的前景展望
2.5小结
3中国水产品的生产特征分析与资源配置
3.1中国水产品生产的历史及现状
3.2中国水产品生产中的资源配置
3.3中国内陆养殖水产品产量增长的因素分析
3.4结论和政策建议
4中国水产品加工
4.1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历史及现状
4.2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结论和政策建议
5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上):基本格局、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
5.1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的国际地位
5.2中国水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格局
5.3中国水产品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
5.4小结6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下):贸易壁垒分析
6.1中国水产品进口贸易壁垒分析
6.2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的非关税壁垒
7中国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1中国水产业总体发展战略
7.2中国水产品生产发展政策和对策建议
7.3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建议
7.4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策略
7.5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提高水产品国际竞争力
中文摘要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加工、对外贸易大国,水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社会
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水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
题,长期以来粗放的经营方式过分注重产量增加,忽视质量提高,忽视水域资源
与环境的养护已经严重影响到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与
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水产品市场必将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在分析全球水产
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现状及其前景的基础上,对中国水产业进行较为系统的经济
分析和政策研究,探索水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实现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
于填补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形成“中国水产业经济研究"理论框架,具
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本项选题通过对中国水产业的经济分析,研究中国水
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
供科学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项研究运用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博弈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研究水产
品生产、加工、对外贸易的历史及现状,针对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
的对策。论文除导言外共有6章,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如下:
(1)水产业的经济特性决定了世界水产业的发展。由于水产品生产的资源和
劳动密集特征,沿海海岸线长、人口多、欠发达国家水产品产量高,发达国家、
海岸线短、内陆水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水产品产量低。由于水产品消费具有两重
性、水产品需求弹性大的特点,发达国家对水产品需求量大,而发达国家的资源
较少分配到水产品生产上,这就决定了水产品国际贸易比较活跃,并且高价值水
产品流向发达国家。由于水产品的易腐特性,国际水产品贸易主要品种为水产加
工品。由于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水产资源日益衰竭,水域环境的日益恶化,
一段时间内水产品产量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随着各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水产品消费量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一方面会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另一方
面会进一步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繁荣。发达国家水产品进口将继续增加,发展
中国家出口水产品赚取外汇的局面将继续维持。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注意到水产
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保护渔业资源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方面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采取有效管理措施。
(2)中国捕捞渔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达到了充分利用状态,20多年
的过渔使得中国的海洋捕捞业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采取有效措施养护资源迫在
眉睫。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水产品产量增长主要来自养殖生产,在水产养殖中,
内陆水产养殖水域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增产空间较小,今后水产品产量的
增长将主要依靠海水养殖,但是海水养殖中低值产品比重大,结构亟需调整。另
外远洋渔业也是今后我国水产品增产的一个途径。从内陆水产养殖总产量和单产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内陆水产养殖介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之间,劳动生产
率低,劳动用工投入产出弹性不显著;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由于
水产养殖中公共投资缺乏,物质投入主要是私人投入,增加公共投入可以在保持
单产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私人成本,或者在相同的私人成本条件下增加单位面积产
量。通过模型预测,如果保持单位面积产量不变,全国科研存量每增长1%,长
江、华南、华北三区私人物质成本可以分别减少1.36%、0.812%和4.43%。从
水产品生产的资源配置方面看,我国水产养殖、捕捞劳动力严重过剩,渔船动力
过剩、渔具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水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捕捞强度,以实现海洋捕
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我国捕捞渔业中渔船和劳动力投入数量多,捕捞渔具
结构不合理,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和环境,现有的控制捕捞强度的措施收率不大,
亟需改革。在控制近海和内陆捕捞渔业产量的同时,应加大对海水养殖业和远洋
渔业的支持,稳定水产品产量。在稳定水产品产量的同时,应加强水产养殖品种、
病害防疫的科研投入,降低私人物质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
(3)中国水产品加工发展很快,总的生产能力不断增长,尤其是沿海水产品
加工业发展极为迅速。但是,目前水产品加工业中尚存在区域失衡、多数企业规
模小、加工深度不够、价格较低、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水产
品加工业的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由于企业规模小,获利少,无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无力进行广告宣传和品牌
建设,价格竞争激烈。而且,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众多的企业也不易形成行业
协会,即使建立了行业协会,由..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导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内容结构
1.4本文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水产业的经济特征及世界水产业的发展演变
2.1水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
2.2世界水产品生产、消费与贸易的演变
2.3世界主要水产国水产业简介
2.4世界水产品生产、消费与贸易的前景展望
2.5小结
3中国水产品的生产特征分析与资源配置
3.1中国水产品生产的历史及现状
3.2中国水产品生产中的资源配置
3.3中国内陆养殖水产品产量增长的因素分析
3.4结论和政策建议
4中国水产品加工
4.1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历史及现状
4.2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结论和政策建议
5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上):基本格局、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
5.1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的国际地位
5.2中国水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格局
5.3中国水产品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
5.4小结6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下):贸易壁垒分析
6.1中国水产品进口贸易壁垒分析
6.2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的非关税壁垒
7中国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1中国水产业总体发展战略
7.2中国水产品生产发展政策和对策建议
7.3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建议
7.4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策略
7.5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提高水产品国际竞争力
中文摘要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加工、对外贸易大国,水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社会
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水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
题,长期以来粗放的经营方式过分注重产量增加,忽视质量提高,忽视水域资源
与环境的养护已经严重影响到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与
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水产品市场必将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在分析全球水产
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现状及其前景的基础上,对中国水产业进行较为系统的经济
分析和政策研究,探索水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实现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
于填补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形成“中国水产业经济研究"理论框架,具
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本项选题通过对中国水产业的经济分析,研究中国水
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
供科学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项研究运用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博弈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研究水产
品生产、加工、对外贸易的历史及现状,针对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
的对策。论文除导言外共有6章,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如下:
(1)水产业的经济特性决定了世界水产业的发展。由于水产品生产的资源和
劳动密集特征,沿海海岸线长、人口多、欠发达国家水产品产量高,发达国家、
海岸线短、内陆水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水产品产量低。由于水产品消费具有两重
性、水产品需求弹性大的特点,发达国家对水产品需求量大,而发达国家的资源
较少分配到水产品生产上,这就决定了水产品国际贸易比较活跃,并且高价值水
产品流向发达国家。由于水产品的易腐特性,国际水产品贸易主要品种为水产加
工品。由于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水产资源日益衰竭,水域环境的日益恶化,
一段时间内水产品产量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随着各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水产品消费量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一方面会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另一方
面会进一步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繁荣。发达国家水产品进口将继续增加,发展
中国家出口水产品赚取外汇的局面将继续维持。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注意到水产
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保护渔业资源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方面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采取有效管理措施。
(2)中国捕捞渔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达到了充分利用状态,20多年
的过渔使得中国的海洋捕捞业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采取有效措施养护资源迫在
眉睫。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水产品产量增长主要来自养殖生产,在水产养殖中,
内陆水产养殖水域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增产空间较小,今后水产品产量的
增长将主要依靠海水养殖,但是海水养殖中低值产品比重大,结构亟需调整。另
外远洋渔业也是今后我国水产品增产的一个途径。从内陆水产养殖总产量和单产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内陆水产养殖介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之间,劳动生产
率低,劳动用工投入产出弹性不显著;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由于
水产养殖中公共投资缺乏,物质投入主要是私人投入,增加公共投入可以在保持
单产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私人成本,或者在相同的私人成本条件下增加单位面积产
量。通过模型预测,如果保持单位面积产量不变,全国科研存量每增长1%,长
江、华南、华北三区私人物质成本可以分别减少1.36%、0.812%和4.43%。从
水产品生产的资源配置方面看,我国水产养殖、捕捞劳动力严重过剩,渔船动力
过剩、渔具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水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捕捞强度,以实现海洋捕
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我国捕捞渔业中渔船和劳动力投入数量多,捕捞渔具
结构不合理,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和环境,现有的控制捕捞强度的措施收率不大,
亟需改革。在控制近海和内陆捕捞渔业产量的同时,应加大对海水养殖业和远洋
渔业的支持,稳定水产品产量。在稳定水产品产量的同时,应加强水产养殖品种、
病害防疫的科研投入,降低私人物质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
(3)中国水产品加工发展很快,总的生产能力不断增长,尤其是沿海水产品
加工业发展极为迅速。但是,目前水产品加工业中尚存在区域失衡、多数企业规
模小、加工深度不够、价格较低、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水产
品加工业的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由于企业规模小,获利少,无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无力进行广告宣传和品牌
建设,价格竞争激烈。而且,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众多的企业也不易形成行业
协会,即使建立了行业协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