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必然性及对策分析(51页).rar

RAR格式版权申诉手机打开展开

新时期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必然性及对策分析(51页),内容提要可持续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观,它要求人们彻底改变对自然环境的传统态度和观念,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中,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自然应首当其冲。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利用者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因此,企业应该正视生态环...
编号:8-161699大小:1.11M
分类: 论文>管理学论文

该文档为压缩文件,包含的文件列表如下:

内容介绍

原文档由会员 白痴学东西 发布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观,它要求人们彻底改变对自然环

境的传统态度和观念,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

协调发展。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中,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自然应首

当其冲。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利用者和环境

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因此,企业应该正视生态环境问题,绿色营销是现代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以绿色产品开发为中心,中国企业也全面展开

了绿色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结中国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有关根源,同时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经

验,为我所用,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这对于全面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

争力,促进企业乃至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营销对策



引言..........................................................................................................................1

第一章绿色营销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2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新的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4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绿色营销的要求.......................................................8

第二章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11

第一节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成就.............................................................11

第二节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13

第三节阻碍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根源分析.............................................15

第三章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营销的经验借鉴...........................19

第一节德国的循环经济及其对绿色营销的推动.............................................19

第二节美国的循环经济及其对绿色营销的推动.............................................21

第三节日本的循环经济及其对绿色营销的推动.............................................22

第四节国外经验分析与借鉴.............................................................................24

第四章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与对策...................................................26

第一节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制定绿色营销战略.................................26

第二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28

第三节企业转变传统经营观念,开展绿色营销.............................................31

结论......................................................................................................................36

注释......................................................................................................................37

参考文献....................................................................................................................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