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版vdi2230中文翻译(完整版).doc
约73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2003版vdi2230中文翻译(完整版),vdi2230第一部分单个高强度圆柱螺栓联接的系统计算2003新版本vdi2230准则第一部分的前言1 有效范围2 与vdi2230准则第一部分1986年7月版和2001年10月的修订版的不同点3 载荷和变形的条件3.1 可能的计算方法综述3.2 计算单个螺栓连接的原则;力与变形的分析3.2.1 同心夹紧单个螺栓连接3...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asa0601 发布
VDI2230第一部分单个高强度圆柱螺栓联接的系统计算
2003新版本VDI2230准则第一部分的前言
1 有效范围
2 与VDI2230准则第一部分1986年7月版和2001年10月的修订版的不同点
3 载荷和变形的条件
3.1 可能的计算方法综述
3.2 计算单个螺栓连接的原则;力与变形的分析
3.2.1 同心夹紧单个螺栓连接
3.2.2 偏心心夹紧单个螺栓连接
3.2.3 接触面一边开口
3.2.4 横向负载效应
4 计算步骤
4.1 综述
4.2 解释说明
5 计算量
5.1 联接的弹性柔度
5.1.1 螺栓的柔度
5.1.1.1 轴向柔度
5.1.1.2 弯曲弹性
5.1.2 多层夹紧部件的柔度
5.1.2.1 同心夹紧的单个螺栓连接的柔度
5.1.2.2 偏心夹紧的单个螺栓连接的柔度
5.1.2.3 偏心施加轴向工作载荷的柔度
5.2 载荷引入
5.2.1 轴向工作载荷作用的代替线——距离a
5.2.2 载荷引入系数
5.2.2.1 基本原则
5.2.2.2 决定载荷引入系数的步骤
5.3 载荷系数和附加螺栓载荷
5.3.1 载荷系数和附加螺栓载荷达到开口极限
5.3.1.1 同心加载
5.3.1.2 偏心加载
5.3.1.3 外加弯矩的特殊情况
5.3.2 偏心载荷条件下开口极限的相互关系
5.3.3 开口连接的相互关系
5.4 预紧力
5.4.1 最小夹紧载荷
5.4.2 预紧力改变
5.4.2.1 由旋紧和旋松引起的预紧力损失
5.4.2.2 温度引起的预紧力变化
5.4.3 装配预紧力和拧紧转矩
5.4.3.1 可控转矩拧紧
5.4.3.2 可控角度的拧紧
5.4.3.3 可控屈服极限的拧紧
5.4.3.4 拧紧方法的比较
5.4.3.5 最小装配预紧力
5.5 应力和强度校核
5.5.1 装配应力
5.5.2 工作应力
5.5.3 交变应力
5.5.4 螺栓头部和螺母承载区域的表面压力
5.5.5 啮合长度
5.5.6 剪切载荷
5.5.6.1 概述
5.5.6.2 载荷分布
5.5.6.3 静应力
5.5.6.4 动应力
6 增强螺栓连接可靠性的设计的设计要点
6.1 螺栓联接的耐久力
6.2 螺栓联接的放松
7 符号与标记
参考书目
附件A 计算表格
附件B 计算范例
附件C 载荷引入系数的计算
部分内容(公式无法在这里显示,文档里全都有)
5.4 预加载荷
5.4.1 最小夹紧载荷
由必须施加于螺栓连接载荷产生的需要的最小夹紧载荷
传递现有的横向载荷FQ或通过摩擦作用产生的螺栓轴转矩MY
(5.4/1)
接触面摩擦系数(见表A6), qF是内部的力传递接触面数量(见 5.5.6部分), qM是内部转矩传递接触面数量和ra是由夹紧部分尺寸产生的摩擦半径
靠近材料的垫片
为了保证垫片功能,夹紧载荷比例作为承载区域AD和材料许可的最大内部压力pi,max的一个函数
FKP = AD • pi,max (5.4/2)
防松(见 5.3.2部分)
FKA = FKab (5.4/3)
FKab根据方程(5.3/28)
适用条件:
FKerf ≥ max (FKQ; FKP + FKA) (5.4/4)
2003新版本VDI2230准则第一部分的前言
1 有效范围
2 与VDI2230准则第一部分1986年7月版和2001年10月的修订版的不同点
3 载荷和变形的条件
3.1 可能的计算方法综述
3.2 计算单个螺栓连接的原则;力与变形的分析
3.2.1 同心夹紧单个螺栓连接
3.2.2 偏心心夹紧单个螺栓连接
3.2.3 接触面一边开口
3.2.4 横向负载效应
4 计算步骤
4.1 综述
4.2 解释说明
5 计算量
5.1 联接的弹性柔度
5.1.1 螺栓的柔度
5.1.1.1 轴向柔度
5.1.1.2 弯曲弹性
5.1.2 多层夹紧部件的柔度
5.1.2.1 同心夹紧的单个螺栓连接的柔度
5.1.2.2 偏心夹紧的单个螺栓连接的柔度
5.1.2.3 偏心施加轴向工作载荷的柔度
5.2 载荷引入
5.2.1 轴向工作载荷作用的代替线——距离a
5.2.2 载荷引入系数
5.2.2.1 基本原则
5.2.2.2 决定载荷引入系数的步骤
5.3 载荷系数和附加螺栓载荷
5.3.1 载荷系数和附加螺栓载荷达到开口极限
5.3.1.1 同心加载
5.3.1.2 偏心加载
5.3.1.3 外加弯矩的特殊情况
5.3.2 偏心载荷条件下开口极限的相互关系
5.3.3 开口连接的相互关系
5.4 预紧力
5.4.1 最小夹紧载荷
5.4.2 预紧力改变
5.4.2.1 由旋紧和旋松引起的预紧力损失
5.4.2.2 温度引起的预紧力变化
5.4.3 装配预紧力和拧紧转矩
5.4.3.1 可控转矩拧紧
5.4.3.2 可控角度的拧紧
5.4.3.3 可控屈服极限的拧紧
5.4.3.4 拧紧方法的比较
5.4.3.5 最小装配预紧力
5.5 应力和强度校核
5.5.1 装配应力
5.5.2 工作应力
5.5.3 交变应力
5.5.4 螺栓头部和螺母承载区域的表面压力
5.5.5 啮合长度
5.5.6 剪切载荷
5.5.6.1 概述
5.5.6.2 载荷分布
5.5.6.3 静应力
5.5.6.4 动应力
6 增强螺栓连接可靠性的设计的设计要点
6.1 螺栓联接的耐久力
6.2 螺栓联接的放松
7 符号与标记
参考书目
附件A 计算表格
附件B 计算范例
附件C 载荷引入系数的计算
部分内容(公式无法在这里显示,文档里全都有)
5.4 预加载荷
5.4.1 最小夹紧载荷
由必须施加于螺栓连接载荷产生的需要的最小夹紧载荷
传递现有的横向载荷FQ或通过摩擦作用产生的螺栓轴转矩MY
(5.4/1)
接触面摩擦系数(见表A6), qF是内部的力传递接触面数量(见 5.5.6部分), qM是内部转矩传递接触面数量和ra是由夹紧部分尺寸产生的摩擦半径
靠近材料的垫片
为了保证垫片功能,夹紧载荷比例作为承载区域AD和材料许可的最大内部压力pi,max的一个函数
FKP = AD • pi,max (5.4/2)
防松(见 5.3.2部分)
FKA = FKab (5.4/3)
FKab根据方程(5.3/28)
适用条件:
FKerf ≥ max (FKQ; FKP + FKA)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