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到现实—试论先秦儒家与汉代儒家法律思想的差异.doc

约24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从理想到现实—试论先秦儒家与汉代儒家法律思想的差异,共计24页,1.76万字目录摘要iiabstractiii前言1一、儒家法律思想自先秦至汉代的变迁1二、先秦儒家与汉代儒家法律思想之比较2(一)对人性的思考3(二)对皇权的态度41.原始儒家对皇权的态度52.汉代儒家对皇权的态度6(三)宗法意识下的伦理论6(四)德刑关系论8三、儒家法律思想差异产生的必然性10(一)改造...
编号:28-18297大小:116.00K
分类: 论文>法学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bshhty 发布

共计24页,1.76万字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前 言 1
一、儒家法律思想自先秦至汉代的变迁 1
二、先秦儒家与汉代儒家法律思想之比较 2
(一)对人性的思考 3
(二)对皇权的态度 4
1.原始儒家对皇权的态度 5
2.汉代儒家对皇权的态度 6
(三)宗法意识下的伦理论 6
(四)德刑关系论 8
三、儒家法律思想差异产生的必然性 10
(一)改造的过程 10
1.孔孟对周礼的改造 10
2.荀子对孔孟思想的突破 11
3.董仲舒的创新思维 12
(二)历史的必然性 12
四、汉代儒家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4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从理想到现实——
试论先秦儒家与汉代儒家法律思想的差异

摘 要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儒家法律思想曾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极深远之影响。儒家法律思想自先秦至汉代是一个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程,通过对人性的思考、对待皇权的态度、对宗法意识下伦理观念的阐述以及德行关系论这四个方面,将原始儒家与汉代儒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差异做以比较。这种法律思想上的演变并不是偶然的,它不但是儒家思想自身改造的必然结果,同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汉代儒学作为维护封建帝国统治的主要意识形态登上历史舞台,对后世正统法律思想在法律实践的运作和法学理论的研究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差异,原因













Form Idealism to Realism----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Qin Confucianist Legal Thought and that of Han Dynasty

Abstract
The Confucian law ideology had dominated for a long time and brought about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ideology. The Confucian law ideology was a process which was from idealism to realism in pre-Qin Dynasty to Han Dynasty. It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n the law ideology between the original Confucian and the Han Dynasty Confucian by thinking about the human nature,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imperial, the ethical definition under the patriarchal sense and the issue of the ethical and moral relationship. The evolution of law ideology is not fortuitous, and it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n Confucian ideology,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Han Confucianism as the major ideology to maintain the rule of feudal empire had been on the stage of history, and it had brought about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research of the operation of legal practice and legal theory of the orthodox legal ideology for future generations.


Key words:Idealism, Realism, Differences, Reason




前 言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既是全方位的,又是深层次的。从秦汉至明清,无论朝代如何更递,中国社会的性质、政治结构、法律体系都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这种社会的超稳定系统的存在不得不归结为作为宗教精神般的儒家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土壤之中。它一方面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深层性格和心理内核,另一方面也铸就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法律文化。研究中国古代的法律,必须从儒家着手。要领会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追根溯源,只有在先秦儒家大师那里才能真正找到答案。
然而,使得“处江湖之远”的儒家法律思想一步步“居庙堂之高”的功劳,却应归于汉代大儒董仲舒。经过董仲舒对儒家法律思想的改造,使儒学变成一种“儒术”,[1]经过汉武帝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可,儒家法律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就此奠定了不可逾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喆.小议董仲舒的法律思想[J] .西部时报,2005.1:28.
[2] 丁洁.试论儒家法律思想之形成与利弊[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1:12.
[3] 丁洁.试论儒家法律思想之形成与利弊[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1:12.
[4] 《论语•阳货》
[5]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6] 钱海亚.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及其特点[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3:20.
[7] 刘港.礼治 德治 人治--试论先秦儒家法律思想[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17.
[8] 刘柱彬.仁政理想与礼法并施的冲突与融合--孟子与荀子刑法思想之比较[J].法学评论,2001.3:6.
[9] 刘港.礼治 德治 人治--试论先秦儒家法律思想[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17.
[10] 高建立.先秦儒墨学说的异质性特征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12:6.
[11] 彭永,田浩.儒法同源--早期儒法关系考[J].求索,2003.5:39.
[12] 肖顺昌.儒法融合统一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J].船山学刊,2005.3:25.
[13] 王保国.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几个问题[J].殷都学刊, 2003.2:38.
[14] 王喆.小议董仲舒的法律思想[J].西部时报,2005.1:28.
[15] 陈海平,杨开拓.中国传统法律中礼法关系的历史演进[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1:21.
[16] 陈永森.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王权主义[J].哲学研究,2001.8:15.
[17] 肖顺昌.儒法融合统一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J].船山学刊,2005.3:25.
[18] 肖顺昌.儒法融合统一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J].船山学刊,2005.3:26.
[19]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德——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法学研究,2001.2:18.
[20] 王喆.小议董仲舒的法律思想[J] .西部时报,2005.1:28.
[21]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德——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法学研究,2001.2:18.
[22] 刘柱彬.仁政理想与礼法并施的冲突与融合--孟子与荀子刑法思想之比较[J].法学评论,2001.3:5.
[23] 王如鹏,武 建 敏.汉代礼法结合对社会的多元建构[J].学术交流,2005.11:31
[24] 孟巧颖.历史的叹息——试论董仲舒与儒学[J].龙岩师专学报,2005.20:5.
[25] 夏伟东.对儒家重德治亦不排斥法治观点的一些论证[J].齐鲁学刊,2004. 1:29.
[26] 陈永森.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王权主义[J].哲学研究, 2001. 8:16.
[27] 任强.20世纪的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研究[J].学术研究,200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