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多酚提取研究.doc

约32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番石榴多酚提取研究,摘要番石榴是热带水果之一,产地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鉴于目前对番石榴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尚无深入的研究,本课题分别就番石榴皮及肉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提取研究,考查了浓度、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影响提取率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用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时,影响果皮中多酚提取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
编号:25-18383大小:313.50K
分类: 论文>农业林业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bshhty 发布

摘 要

番石榴是热带水果之一,产地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鉴于目前对番石榴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尚无深入的研究,本课题分别就番石榴皮及肉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提取研究,考查了浓度、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影响提取率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用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时,影响果皮中多酚提取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 >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6,提取时间6 h,浸提两次;影响果肉中多酚提取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7,提取时间1 h,浸提一次。
关键词:番石榴 多酚 提取 优化


目 录
1前言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番石榴介绍 1
1.1.1.1营养成份 1
1.1.1.2保健作用 2
1.1.2植物多酚的分类及其生理活性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植物多酚的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3
1.2.2植物多酚的提取研究现状 4
1.3主要研究内容 5
1.3.1番石榴果皮/果肉多酚提取条件单因素实验 5
1.3.2番石榴果皮/果肉多酚提取条件优化 5
2 番石榴果皮/果肉多酚的提取条件优化 6
2.1材料与设备 6
2.1.1材料 6
2.1.1.1原料预处理 6
2.1.1.2实验试剂 6
2.1.2实验主要设备 6
2.2总酚(TPC)的测定 7
2.3单因素试验 7
2.3.1浸提溶剂浓度的确定 7
2.3.2浸提时间的确定 7
2.3.3料液比的确定 8
2.3.4浸提条件优化 8
2.3.5浸提级数的确定 8
2.3.6数据统计与分析 8
2.4结果与分析 8
2.4.1总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8
2.4.2乙醇浓度对番石榴果皮/果肉多酚提取的影响 9
2.4.3浸提时间对番石榴果皮/果肉多酚提取的影响 10
2.4.5各因素综合变化对番石榴果皮/果肉多酚提取的影响 13
2.4.6浸提级数对番石榴果皮/果肉多酚提取的影响 16
2.5本章小结 16
3 创新与展望 18
参考文献 19
英文摘要 21
致谢 22
农业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23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番石榴介绍
番石榴又名芭乐、拔仔、黄肚子或鸡矢果,呈球形、卵形或洋梨形,果皮光滑,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时颜色各异,色泽 艳丽,风味奇特。因果实多籽,类似石榴而得名。主要布于两广、福建等地,品种繁多,如胭脂红、七月红、柿蒂等,肉质软滑,味道清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1]。番石榴属于桃金娘科,常绿、多年生灌木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后由喜欢在海上航行的西班牙人传至欧洲,才开始传到世界各地,也传到中国大陆南方。番石榴适栽于海南及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南部[2]。番石榴全身是宝,果味独特、鲜美,富含有益于人体的各种营养成份,如含有果糖、葡萄、蔗糖、谷氨酸等,既可鲜食,煮熟吃,酿酒,又可加工成果汁、果酱、罐头等系列产品,还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番石榴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食品维生素C的含量,使食品的营养得以强化和提高。此外,种子含油率较高,为优质食用油。根、茎、叶除可药用外,还可作为轻化工原料。番石榴属热带名优水果品种,已成为水果开发种植的热门品种,同时也成为当前水果品种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之一[3]。
1.1.1.1营养成份
番石榴营养价值极高,为各种果品之冠,就维他命C而言,比橘子高八倍,比西瓜、凤梨多三十到八十倍,每百克鲜果维生素C含。。。。。。。。。。。。。。。。。。。。。。。。。。。。。。。。。。。。。。。。。。。。。。。。。。。。。。。。。。。。。。。。。。。。。。。。。。。。。。。。。。。。。。。。。。。。。。。。。。。。。。。。。。。。。。。。。。。。。。。。。。。。。。。。。。。。。。。。。。。。。。。。。


参 考 文 献

[1] 番石榴的药用价值[J]. 药膳食疗, 2005, 5.
[2] 李章达, 徐国平. 番石榴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及栽培技术[M]. 上海农业科技, 2005(6): 86.
[3] <<农村青年>>[J]. 2007, 3.
[4] 李树青. 果中珍品——番石榴[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1(8): 18.
[5] 刘建林, 夏明忠, 袁颖. 番石榴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林副特产, 2005, 6.
[6] 张云竹, 王芳, 谭秀霞. 番石榴中多酚物质的提取[M].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40-42.
[7] 梁清蓉. 番石榴叶中酚类物质的研究[J]. 江南大学. 2005.
[8]石碧, 狄莹. 植物多酚[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30-31.
[9] 宋立江, 狄莹, 石碧. 植物多酚研究与利用的意义及发展趋势[M], 2000, 5(2): 161-170.
[10] 孙达旺. 植物单宁化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11-72.
[11] 李华. 葡萄集约化栽培手册[M]. 西安: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1, 74.
[12] 杜桂彩, 滕大为, 李荣贵等. 金盏菊中叶黄素的分离纯化及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M]. 精细化工, 2001, 18(8): 467-469.
[13] 郭新竹, 宁正祥. 天然酚类化合物及其保健作用[J]. 食品工业, 2002(3): 28-29.
[14] 许申鸿, 杭湖. 葡萄籽和番石榴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 食品科学, 1999(12): 28-30.
[15] 钟进义, 王传现. 番石榴对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M].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4): 404-405.
[16] 陈曾三. 植物多酚功能性及其开发利用[J]. 粮食与油脂, 2000, 3: 40-41.
[17] 刘运荣, 胡健华. 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M].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5, 12: 63-65.
[18] 裘爱泳, 刘军海, 张海晖. 植物多酚提取和应用[J]. 粮食与油脂, 2003(6): 10-11.
[19] 夏为龙, 邢思敏. 超临界流体萃取普洱茶多酚的可行性初探[J]. 云南化工, 2000, 27(4): 6-8.
[20] Hinneburg I, Neubert RHH. Influence of Extraction parameters on the phy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cts from buckwheat (Fagopyrum esculentum) Herb. J Agric Food Chem. 2005, 53:3-7.
[21] Vági E, Rapavi E, Hadolin M, et al. Phenolic and triterpenoid antioxidants from Origanum majorana L. herb and extracts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solvents. J Agric Food Chem. 2005, 53:17-21.
[22] 彭长连, 林植芳, 林桂珠. 光对大本植物叶片清除有机自由基能力的影响[J]. 植物学报, 2000, 42(4): 393-398.
[23] Rubilar M, Pinelo M, Ihl M, et al. Murta leaves (Ugni molinae Turcz) as a source of antioxidant polyphenols. J Agric Food Chem. 2006, 54:59-64.
[24] Xiong S, Melton LD, Easteal AJ, et al. Stabil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lack currant anthocyanins in solution and encapsulated in glucan gel. J Agric Food Chem. 2006, 54:6201-6208.
[25] Singleton VL, Rossi JA. Colorimetry of total phenolics with phosphomolybdic phosphotungstic acid reagents. Am J Enol Vitic. 1965, 16 (3):144-158.
[26] Bernillon S, Guyot S, Renard CMGC, Detection of phenolic oxidation in cider apple juice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04, 18:939-943.
[27] 存云. 多酚: 出色的天然抗氧剂[J]. 中国食品报, 2005, 8(1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