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源于厌氧除磷反应器NL菌的鉴定及活性研究.doc

约32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一株源于厌氧除磷反应器NL菌的鉴定及活性研究,本文共31页.1.83万余字符摘要采用浓缩池污泥为种泥,在厌氧混合连续流反应装置内进行厌氧除磷产生气态磷化氢功能菌的富集。利用传统和现代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相结合手段,从细菌形态、生理生化指标、16s rdna三方面确定了功能菌株的分类地位并使用厌氧反应瓶对其进行了活性研究。结...
编号:10-18390大小:2.34M
分类: 论文>农业林业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baobee 发布

一株源于厌氧除磷反应器NL菌的鉴定及活性研究

本文共31页.1.83万余字符

摘 要
采用浓缩池污泥为种泥,在厌氧混合连续流反应装置内进行厌氧除磷产生气态磷化氢功能菌的富集。利用传统和现代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相结合手段,从细菌形态、生理生化指标、16S rDNA三方面确定了功能菌株的分类地位并使用厌氧反应瓶对其进行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NL菌确定为一株异养型厌氧除磷菌,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高达98.2%。该菌的良好碳源和氮源是葡萄糖、乙酸钠和蛋白胨、氯化铵、亚硝酸钠复合成份,纤维素不适合作为该菌的碳源。反应最佳初始pH值为6.5~7的范围,最适宜的温度为30~35℃,当温度为4℃时或者高于35℃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培养液中添加有机磷及钙离子对磷的去除有显著的作用,投加还原剂硫化物对厌氧生物除磷没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厌氧除磷 厌氧除磷菌 磷酸盐还原 磷化氢




目 录
1 前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使用仪器及设备 2
2.2 厌氧培养反应装置 2
2.2.1 厌氧除磷功能菌培养的混合连续流反应装置 3
2.2.2 厌氧除磷功能菌株的活性试验的反应瓶 4
2.3 供试材料 4
2.3.1 供试种泥 4
2.3.2 培养基和基础培养液 4
2.3.2.1 筛选功能菌株的基础培养液 4
2.3.2.2 功能菌株分离与纯化的培养基 4
2.4 试验方法与步骤 4
2.4.1 厌氧除磷功能菌的培养 4
2.4.2 厌氧除磷功能菌株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5
2.4.3 显微形态观察 5
2.4.4 厌氧除磷功能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 5
2.4.5 DNA提取、PCR扩增、基因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 5
2.4.6 厌氧除磷功能菌株的活性试验 5
2.4.6.1 活性试验的培养液 6
2.4.6.2 活性试验的步骤 6
2.5 指标分析方法 6
2.5.1 总磷、磷酸盐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 6
2.5.2 吸收液磷化氢测定 7
3 结果与讨论 7
3.1 NL菌株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指标 7
3.2 NL菌株的16Sr DNA基因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8
3.3 NL菌株的活性试验 10
3.3.1 营养条件对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影响 10
3.3.1.1 不同碳源对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影响 10
3.3.1.2 不同氮源对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影响 11
3.3.1.3 投加有机磷对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影响 12
3.3.1.4 投加钙离子对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影响 13
3.3.1.5 探讨营养条件对NL菌活性的影响 14
3.3.2 环境条件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变化过程 16
3.3.2.1 不同初始的pH值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变化过程 16
3.3.2.2 不同温度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变化过程 17
3.3.2.3 投加还原剂(硫化钠)的活性试验 18
3.3.2.4 探讨环境条件对NL菌株总磷去除及PH3生成的影响 19
4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英文摘要 23
附录 24
致谢 26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参 考 文 献
[1] 李红山, 黎松强. 赤潮形成与富营养化及生化防治机理—污水深度处理与脱氮除磷 [J]. 海洋技术, 2002, 21(2): 69-72.
[2] 郑兴灿, 李亚新. 污水除磷脱氮技术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社, 1998. 192-250.
[3] 徐亚同. 废水中氮磷的处理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14-170.
[4] Devai l,Feldolfi L,Wittner I,et al. Detection of phosphine:new aspects of the phosphorus cycle in the hydrosphere [J]. Nature, l988, 333: 343-345.
[5] Gassmann G, Glindemann D. Phosphane(PH3) in the Biosphere [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1993, 32(5): 761-763.
[6] Gassmann G,Schorn F.Phosphine from Harbor Surface Sediments [J]. Naturewissenschaften, 1993, 80(2): 78-80.
[7] lstvan D, Lajos F, Ilona W, et a1.Detection of phosphine: new aspects of the phosphorus cycle in the hydrosphere [J]. Nature,1988, 333(26): 343—345.
[8] 王强, 耿金菊, 金红梅, 等.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和磷化氢的时空分布及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26(3):350-354.
[9] 曹海峰, 刘季昂, 庄亚辉. 环境中磷化氢的源及厌氧条件下前体物类型的研究* [J]. 中国科学B辑, 2000, 30(1): 63-68.
[10] Tsubota G.Phosphate reduction in the paddy field [J]. Soil and Plant Food, 1959, 5(1): 10-15.
[11] Jenkins R O, Morris T-A, Craig P J.et al. Phosphine generation by mixed and monoseptic-cultures of anaerobic bacteria [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0, 250: 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