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股ipo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问题和完善对策.doc

约29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中国新股ipo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问题和完善对策,摘  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长期存在着较高的超额收益率,吸引了巨额资金长期留驻于一级市场寻求无风险超额回报,表明中国股票一级市场效率十分低下,由此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不仅损害了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加剧了一级市场的投机氛围,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中国证券发行市场效率及市场化程度,以达到资本的...
编号:35-193090大小:365.00K
分类: 论文>经济学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动感地带 发布

摘  要
中国股票一级市场长期存在着较高的超额收益率,吸引了巨额资金长期留驻于一级市场寻求无风险超额回报,表明中国股票一级市场效率十分低下,由此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不仅损害了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加剧了一级市场的投机氛围,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中国证券发行市场效率及市场化程度,以达到资本的优化配置,一直是中国证券发行市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然而新股发行定价是新股发行的重要环节,各国的研究表明,新股超额收益是普遍存在的,中国作为新兴市场,超额收益更是惊人,究竟何种定价方式能高提高股票的发行定价效率,证券市场管理层一直在努力中。
中国证监会2004 年12月10日发布了《关于首次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通知》及配套文件《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第18 号》,并于2005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按此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及其保荐机构将通过向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这一规定的出台表明中国证券发行的定价机制在市场化变革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逐步迈入准市场化阶段。
基于以上基础,本文介绍了发行机制制度背景以及询价制度的理论研究,并着重对2001年一2007年间所采用的两种不同发行机制对IP0(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效率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对比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新股“询价机制”比“控制市盈率机制”提高了IPO效率,但与成熟IPO市场相比,中国新股“询价制度”仍属于不完善的新股发行机制,有很多方面有待改善与提高。在这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提高中国IPO发行效率的建议。


目 录
1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
1.1.1 研究的背景 1
1.1.2 选题的意义 1
1.2 研究思路与全文结构 2
1.2.1 研究的思路 2
1.2.2 结构的安排 2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3
1.3.1 国外相关理论回顾 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4
2 世界主要证券市场IPO发行定价方式概述 4
2.1 固定价格方式 4
2.2 竞价方式 5
2.3 累计投标方式 5
2.4 混合定价机制 5
3 中国新股IPO询价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考察 7
3.1 中国新股IPO定价机制的历史变迁 7
3.1.1 行政限价阶段 7
3.1.2 定价机制的首次市场化改革阶段 8
3.1.3 重新控制市盈率定价阶段 8
3.2 中国新股IPO询价制度的现实考察 8
3.2.1 新一轮市场化改革阶段 8
3.2.2 IPO询价制度在中国实施的必要性 9
4 中国新股IPO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11
4.1 样本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4.2 统计样本概况 11
4.3 两种新股发行方式下的效率比较 13
4.3.1 发行市盈率的实证检验 13
4.3.2 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实证检验 14
4.4 实证研究结论 18
5 中国新股IPO询价制度实施过程的问题剖析 19
5.1 普通投资者不能参加询价 19
5.2 机构投资者不诚信和机构的联手压价 19
5.3 询价制度实施细节有待完善 20
5.4 提高了与抑价相联系的发行直接成本 20
6 完善中国新股IPO询价制度的政策建议 20
6.1 赋予承销商股份分配的权利和建立后市支持机制 20
6.2 提高IPO发行公司的质量标准 21
6.3 在累计投标询价机制中建立回拨机制 21
6.4 培育机构投资者 21
6.5 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机构投资者评价体系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英文摘要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