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秤设计.doc

约45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智能电子秤设计,摘 要目前,电子计价秤的使用非常普及,逐渐会取代传统的杆秤。由压力传感器制作的电子秤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 特别是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压力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本文介绍了一种以msp430单片机微处理器最小系统,并配以几个主要的集成电路器件设计成的智能电子...
编号:30-194717大小:488.00K
分类: 论文>通信/电子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lanxin520 发布

智能电子秤设计


摘 要
目前,电子计价秤的使用非常普及,逐渐会取代传统的杆秤。由压力传感器制作的电子秤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 特别是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压力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MSP430单片机微处理器最小系统,并配以几个主要的集成电路器件设计成的智能电子秤。本系统是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压力,根据输入单价,准确计算出物品的金额,同时把重量、金额显示到LED数码管上。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 放大器 单片机

 


Abstract
    Nowadays,electronic scale is very popular and it will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steelyard gradually. The electronics steelyard made by the pressure transducer has been applied to all professions,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the microprocessor. An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automation of industry production, the pressure transducer becomes a kind of essential device in the process control.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SP430 smallest 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 system, and with several maj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designed as a smart electronic scales. The system is to use pressure sensors collect the current pressure, according to input price, and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amount of goods, At the same time, the weight of the amount of shows on the LED digital tube.

Keywords: Pressure Transducer   amplifier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 电子秤设计背景 1
1.2 称重技术和衡器的发展 1
1.3 电子秤的发展现状 1
1.4 电子秤的发展趋势 2
1.5 现有电子秤的不足 4
第二章  芯片介绍 5
2.1 单片机的发展 5
2.2  MSP430F149芯片 6
2.2.1 MSP430F149的引脚 6
2.2.2 MSP430F149的模数转换器ADC12 9
2.3 压力传感器 10
2.3.1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10
2.3.2放大电路 11
2.4 LED数码管 12
2.4.1 数码管的分类 12
2.4.2 数码管的驱动方式 12
2.5 键盘 13
2.6 相关软件 13
2.6.1 Protel 99 SE 13
2.6.2 C语言 15
2.7 小结 16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17
3.1 电子秤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7
3.2 电子秤系统压力传感器电路 17
3.3 电子秤系统的键盘电路 18
3.4 电子秤系统的显示电路 19
3.5 电子秤系统的电源电路 20
3.6 小结 20
第四章 电子秤系统的软件设计 21
4.1 电子秤系统的程序总流程图 21
4.2 初始化程序流程图 21
4.3 压力传感器程序流程图 22
4.4 预处理程序流程图 22
4.5 称重计价程序流程图 23
4.6 键盘程序流程图 24
4.6.1 键盘分析程序 25
4.7 数码管显示流程图 27
4.8 小结 27
结  论 28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  录 一 31
附  录 二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