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约4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 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应结合国有资本退出采取股份制改造等方式,通过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独立董事,完善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法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是...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kimche 发布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应结合国有资本退出采取股份制改造等方式,通过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独立董事,完善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法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是产权问题,要进行国企改革首先要进行的是产权制度改革,不具有产权意义上的改革就是空改。
关键词 国企改革;问题;对策;产权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革初期,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中。我们认为主要要搞好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在一百个大中型企业进行,他们率先获得了“自主权”。当时,这些国有企业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价格由双轨制过渡到市场定价,参加改革的企业几乎都从当时的“成功”走向今天的失败。九十年代,中央又明确“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进有退”。
1997年党在“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确立了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列入考核的大中型亏损企业6599户,占当时大中型企业总数的39.1%。截止2000年10月,列入考核的6599户大中型亏损企业已有4098户扭亏为盈,占考核总数的62.1%。以上数据表明,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6599户企业大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为什么有的企业扭亏为盈,有的企业继续亏损呢?我们应认真查找原因。三年脱困的成果需要巩固,三年脱困中发现的问题更需要解决。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国有企业改制是把老国有企业改制成公司制,但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任命程序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几乎都是由政府组织、人事部门直接委派和任命,并且还保留国家干部的身份和行政级别。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一切听命于政府部门,其根源是政企不分造成的。
(一)行政干预过多某市进行一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给某国企补偿数百万元。该项工程是某市的形象工程,但由于市财政困难无力支付,便由某政府官员大笔一挥而免去。这样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能不艰难吗?政府权力作为一种超经济权力,具有强制性、行政性。这种权力一旦进入企业会造成政企不分,因此要限制政府的行政权力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二)不按市场规律办事首钢吉林柴油机厂,原为吉林柴油机厂。由于工厂处于困境,
摘 要 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应结合国有资本退出采取股份制改造等方式,通过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独立董事,完善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法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是产权问题,要进行国企改革首先要进行的是产权制度改革,不具有产权意义上的改革就是空改。
关键词 国企改革;问题;对策;产权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革初期,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中。我们认为主要要搞好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在一百个大中型企业进行,他们率先获得了“自主权”。当时,这些国有企业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价格由双轨制过渡到市场定价,参加改革的企业几乎都从当时的“成功”走向今天的失败。九十年代,中央又明确“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进有退”。
1997年党在“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确立了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列入考核的大中型亏损企业6599户,占当时大中型企业总数的39.1%。截止2000年10月,列入考核的6599户大中型亏损企业已有4098户扭亏为盈,占考核总数的62.1%。以上数据表明,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6599户企业大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为什么有的企业扭亏为盈,有的企业继续亏损呢?我们应认真查找原因。三年脱困的成果需要巩固,三年脱困中发现的问题更需要解决。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国有企业改制是把老国有企业改制成公司制,但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任命程序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几乎都是由政府组织、人事部门直接委派和任命,并且还保留国家干部的身份和行政级别。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一切听命于政府部门,其根源是政企不分造成的。
(一)行政干预过多某市进行一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给某国企补偿数百万元。该项工程是某市的形象工程,但由于市财政困难无力支付,便由某政府官员大笔一挥而免去。这样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能不艰难吗?政府权力作为一种超经济权力,具有强制性、行政性。这种权力一旦进入企业会造成政企不分,因此要限制政府的行政权力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二)不按市场规律办事首钢吉林柴油机厂,原为吉林柴油机厂。由于工厂处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