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与人际传播-从“情境定义”看托马斯的传播思想.doc
约5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人类理解与人际传播-从“情境定义”看托马斯的传播思想,近七千字内容提要 本文在阐发托马斯“情境定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类意识功能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介入作用表示很大的关注。作者认为:人际传播本质上并非是一个由“讯息”、“通道”、“噪音”、“反馈”等因素组成的,外在于人的机械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相遇,是主体与主体之...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痴狂少年 发布
人类理解与人际传播-从“情境定义”看托马斯的传播思想
近七千字
内容提要 本文在阐发托马斯“情境定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类意识功能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介入作用表示很大的关注。作者认为:人际传播本质上并非是一个由“讯息”、“通道”、“噪音”、“反馈”等因素组成的,外在于人的机械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相遇,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符号互动”。由于个体的创造性译解与既定符号世界或社会共同定义之间本质上的存在的同构性,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便得以可能,但人际传播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所谓“沟通”或“理解”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无限逼近的过程。
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趋向于成为知识隔离区,人们彼此相互隔绝,不知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不幸的还有,当代研究人员似乎常常意识不到,几个世纪来的社会思维所积累的对人类状况的重要见解与他们当前的研究课题直接相关。
[1] 〔美〕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616页。
[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43页。
[3] 同1。574页。
[4] 〔美〕W•I•托马斯:《不适应的少女》,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7页。
[5] 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30-31页。
[6] 参阅拙作《人类社会与人际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7] 〔苏〕拉扎列夫等:《认识结构和科学革命》,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4页。
[8] 〔美〕W•D•柏杜等:《西方社会学》,河北人们出版社,1992年版,298页。
[9] 参阅〔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2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0] 李茂政:《传播学-再见!宣伟伯》,美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6页。
[11] 同10,5页。
[12] 〔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47页。
近七千字
内容提要 本文在阐发托马斯“情境定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类意识功能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介入作用表示很大的关注。作者认为:人际传播本质上并非是一个由“讯息”、“通道”、“噪音”、“反馈”等因素组成的,外在于人的机械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相遇,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符号互动”。由于个体的创造性译解与既定符号世界或社会共同定义之间本质上的存在的同构性,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便得以可能,但人际传播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所谓“沟通”或“理解”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无限逼近的过程。
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趋向于成为知识隔离区,人们彼此相互隔绝,不知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不幸的还有,当代研究人员似乎常常意识不到,几个世纪来的社会思维所积累的对人类状况的重要见解与他们当前的研究课题直接相关。
[1] 〔美〕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616页。
[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43页。
[3] 同1。574页。
[4] 〔美〕W•I•托马斯:《不适应的少女》,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7页。
[5] 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30-31页。
[6] 参阅拙作《人类社会与人际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7] 〔苏〕拉扎列夫等:《认识结构和科学革命》,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4页。
[8] 〔美〕W•D•柏杜等:《西方社会学》,河北人们出版社,1992年版,298页。
[9] 参阅〔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2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0] 李茂政:《传播学-再见!宣伟伯》,美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6页。
[11] 同10,5页。
[12] 〔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