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oc
约7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页数6字数6075摘要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使用氮化硅作为一个灵敏的弹性微悬臂,在其尖端有一个很尖的探针用来在样品上扫描。点状物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常用lennard-jone电位描述:u(r)=-u0[(r0/z)12-(r0/z)6]此处z为原子间距,u0和r0...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伦月 发布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页数 6 字数 6075
摘要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使用氮化硅作为一个灵敏的弹性微悬臂,在其尖端有一个很尖的探针用来在样品上扫描。点状物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常用Lennard-Jone电位描述:U(r)=-U0[(r0/Z)12-(r0/Z)6]此处Z为原子间距,U0和r0分别为平衡状态下原子间的能量和距离。当原子间距小于r0时,原子间作用力由吸引力变为排斥力。探针与表面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被用于扫描力试验。不同表面方位的探针作用力给出关于表面形态和一些其他表面特征的信息。原子力显微镜(AFM)有两种类型: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分别基于排斥作用和吸引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中,探针尖端近似为显微球,则针尖与样品表面间的作用力为:F(Z)=2πR0B/3Z3其中Z为针尖与样品之间的距离,R0为近似显微球针尖的半径,B为一个与物体介电常数有特殊关系的常量。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安装在一个灵活的悬臂上,激光二极管发出的一束激光经悬臂反射后,打在一个分裂式光电二极管上,当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时,由于样品表面原子结构起伏不平,悬臂也就随之起伏,于是激光束的反射也就起伏。光电二极管将其接收、放大,即可获得样品表面凹凸信息的原子结构图像。原子量级的表面形态记录是原子力显微镜(AFM)特有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David p Allison Peter Hinter Dorfer and Wenhai Han ,Biomolecular force measurement and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Biotechnology 2002 volume:13 issue:1 47-51
2. Thomas E Fisher Andres F Oberhanser, The study of protein mechanics with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Biochemical sciences 1999 volume:24 issue:10 379-384
3. 李鸿业夏国伟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滨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20卷第6期:615-617
4. 刘丽丽王金华刘安伟原子力显微镜对APA生物薄膜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9年第18卷第1期:30-34
5. 戴燕张平城等人免疫球蛋白G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年第 11卷1期:45-47
页数 6 字数 6075
摘要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使用氮化硅作为一个灵敏的弹性微悬臂,在其尖端有一个很尖的探针用来在样品上扫描。点状物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常用Lennard-Jone电位描述:U(r)=-U0[(r0/Z)12-(r0/Z)6]此处Z为原子间距,U0和r0分别为平衡状态下原子间的能量和距离。当原子间距小于r0时,原子间作用力由吸引力变为排斥力。探针与表面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被用于扫描力试验。不同表面方位的探针作用力给出关于表面形态和一些其他表面特征的信息。原子力显微镜(AFM)有两种类型: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分别基于排斥作用和吸引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中,探针尖端近似为显微球,则针尖与样品表面间的作用力为:F(Z)=2πR0B/3Z3其中Z为针尖与样品之间的距离,R0为近似显微球针尖的半径,B为一个与物体介电常数有特殊关系的常量。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安装在一个灵活的悬臂上,激光二极管发出的一束激光经悬臂反射后,打在一个分裂式光电二极管上,当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时,由于样品表面原子结构起伏不平,悬臂也就随之起伏,于是激光束的反射也就起伏。光电二极管将其接收、放大,即可获得样品表面凹凸信息的原子结构图像。原子量级的表面形态记录是原子力显微镜(AFM)特有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David p Allison Peter Hinter Dorfer and Wenhai Han ,Biomolecular force measurement and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Biotechnology 2002 volume:13 issue:1 47-51
2. Thomas E Fisher Andres F Oberhanser, The study of protein mechanics with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Biochemical sciences 1999 volume:24 issue:10 379-384
3. 李鸿业夏国伟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滨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20卷第6期:615-617
4. 刘丽丽王金华刘安伟原子力显微镜对APA生物薄膜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9年第18卷第1期:30-34
5. 戴燕张平城等人免疫球蛋白G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年第 11卷1期: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