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doc

约5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试论国有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本文共5页,5567字摘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国有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国有资产所有人缺位,造成了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几种常见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不能选择某种现有的单一模...
编号:5-24211大小:42.50K
分类: 论文>管理学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王兴云 发布

试论国有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

本文共5页,5567字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国有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国有资产所有人缺位,造成了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几种常见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不能选择某种现有的单一模式,必须应采取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内外兼修的方法。

关键字:治理结构,外部治理型治理结构,内部治理型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就难以进行。十几年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股份制等阶段,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许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因此而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是处理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债权人、员工等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质是要解决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解决代理问题的机制有两类:一类是外部治理机制,即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市场机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的作用和影响;另一类是内部治理机制,即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利益分配及制衡关系,即通常所讲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治理结构首先要保证经理人员有足够的控制权自由经营管理企业,其次要做到经理与股东激励相容,即能使经理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为。

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差异的。这种制度安排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家庭监控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也叫东南亚模式。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台湾的大多数公司采取的一种治理模式。这些地区的公司大都是家族性企业,公司主要依靠血缘关系和亲情关系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监督制约都是本家族成员来进行的,这种治理模式不可能为国有企业采用。另外两类,一类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强调公司所有者通过市场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约束的外部治理型模式,另一类是以日德为代表的强调公司所有者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权利的监督和制衡机制来约束公司经营者的内部治理型模式。前者被形象地称为“用脚投票”,后者则被称为是“用手投票”。一国公司采用何种治理结构模式主要取决于该国的公司股权结构、融资结构,以及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

下面就详细分析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并根据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出现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

参考书目:

1、《论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 蒋少龙 《经济师》 2002年第11期
2、《优化治理结构,深化国企改革》 王国成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2年第2期
3、《多边共同治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抉择》
后小仙 《财经科学》 2002年第1期
4、《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其选择》 周智辉 《北方经贸》 2002年第11期
5、《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