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doc
约13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浅析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3页1万余字论文题目:目录摘要ⅡabstractⅢ引言 1一、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概述 1(一)票据善意取得的概念1(二)票据善意取得的内容2二、票据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分析 2(一)二要件说3(二)三要件说3(三)四要件说3(四)五要件说3(五)笔者观点3...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20023286 发布
浅析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3页1万余字
论文题目:
浅析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
目 录
摘 要………………………………………………………Ⅱ
ABSTRACT……………………………………………………Ⅲ
引 言 ………………………………………………………1
一、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概述 ……………………………1
(一)票据善意取得的概念 …………………………………1
(二)票据善意取得的内容 …………………………………2
二、票据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分析 ………………………2
(一)二要件说…………………………………………………3
(二)三要件说…………………………………………………3
(三)四要件说…………………………………………………3
(四)五要件说…………………………………………………3
(五)笔者观点…………………………………………………3
1.须是从无处分权人手中取得票据 ……………………………………3
2.须依照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取得 ……………………………… 3
3.在票据上要有独立有效的票据债务存在…………………………… 4
4.受让人须善意且无重大过失………………………………………… 4
5.须给付对价…………………………………………………………… 4
三、票据善意取得和民法上物的善意取得之关系分析……5
(一)民法上物的善意取得的概念 ………………………… 5
(二)票据善意取得和民法上物的善意取得的关系 ……… 5
四、票据善意取得在实践中的应用…………………………… 6
结 论…… ……………… ……………… ……………… 7
参考文献………………… ………………………………… 8
致 谢………… ……… …………………………………… 9
浅析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
中文摘要
善意取得制度最早起源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是财产所有权制度中的重要制度。该制度保护了交易安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被借鉴到了票据法中。现代各国,凡是制定票据法的国家,均将这一制度规定在各自的票据法中。票据善意取得是指票据的受让人,按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没有票据处分权利的人手中取得票据,因而享有票据上的权利。这一制度适应了票据流通的需要,保障了善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充分发挥了票据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票据善意取得制度关系到原持票人与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平衡问题,因此应该规定严格的构成要件,谨慎地适用。
关键词:票据 善意取得 构成要件
The brief analysis bill good intentions obtain the system
ComitionAbstract
Gaining in good faith system first originated from the principle " protect the hand with the hand " of the graceful law , it is the important system in the ownership system of the property. This system has protected the trade security, favor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so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has drawn lessons from it. The modern countries, every country that mak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stipulate this system in its own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s . Gaining........
Key words: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 Gaining in good faith ;
参考文献:
[1] 史尚宽. 物权法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新华. 票据法[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3] 姜建初,章烈华. 票据法[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4] 郑孟状. 票据法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顾功耘. 商法教程[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 王艳梅.论空白票据的善意取得[J].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7] 王小能. 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3页1万余字
论文题目:
浅析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
目 录
摘 要………………………………………………………Ⅱ
ABSTRACT……………………………………………………Ⅲ
引 言 ………………………………………………………1
一、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概述 ……………………………1
(一)票据善意取得的概念 …………………………………1
(二)票据善意取得的内容 …………………………………2
二、票据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分析 ………………………2
(一)二要件说…………………………………………………3
(二)三要件说…………………………………………………3
(三)四要件说…………………………………………………3
(四)五要件说…………………………………………………3
(五)笔者观点…………………………………………………3
1.须是从无处分权人手中取得票据 ……………………………………3
2.须依照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取得 ……………………………… 3
3.在票据上要有独立有效的票据债务存在…………………………… 4
4.受让人须善意且无重大过失………………………………………… 4
5.须给付对价…………………………………………………………… 4
三、票据善意取得和民法上物的善意取得之关系分析……5
(一)民法上物的善意取得的概念 ………………………… 5
(二)票据善意取得和民法上物的善意取得的关系 ……… 5
四、票据善意取得在实践中的应用…………………………… 6
结 论…… ……………… ……………… ……………… 7
参考文献………………… ………………………………… 8
致 谢………… ……… …………………………………… 9
浅析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
中文摘要
善意取得制度最早起源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是财产所有权制度中的重要制度。该制度保护了交易安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被借鉴到了票据法中。现代各国,凡是制定票据法的国家,均将这一制度规定在各自的票据法中。票据善意取得是指票据的受让人,按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没有票据处分权利的人手中取得票据,因而享有票据上的权利。这一制度适应了票据流通的需要,保障了善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充分发挥了票据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票据善意取得制度关系到原持票人与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平衡问题,因此应该规定严格的构成要件,谨慎地适用。
关键词:票据 善意取得 构成要件
The brief analysis bill good intentions obtain the system
ComitionAbstract
Gaining in good faith system first originated from the principle " protect the hand with the hand " of the graceful law , it is the important system in the ownership system of the property. This system has protected the trade security, favor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so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has drawn lessons from it. The modern countries, every country that mak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stipulate this system in its own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s . Gaining........
Key words: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 Gaining in good faith ;
参考文献:
[1] 史尚宽. 物权法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新华. 票据法[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3] 姜建初,章烈华. 票据法[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4] 郑孟状. 票据法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顾功耘. 商法教程[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 王艳梅.论空白票据的善意取得[J].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7] 王小能. 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