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筑考研历史笔记.doc

约39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大学建筑考研历史笔记,第一辑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章前言一、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历史:什么是“建筑”,作几十个定义恐怕也难结束,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这么说:建筑是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害之用而创造的空间;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建筑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
编号:10-244309大小:153.00K
分类: 题库>考研真题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快乐改变生活 发布

大学建筑考研历史笔记第一辑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章前言
一、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历史:
什么是“建筑”,作几十个定义恐怕也难结束,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这么说:
建筑是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
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害之用而创造的空间;
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
建筑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只是建筑。
《老子》第十一章(该书成于公元前500多年的战国初期)有:
埏(Sha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o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的“二、建筑的构成”一节中说:“建筑是由希腊人称作塔克西斯的法式,称作狄阿忒西斯的布置、比例、均衡、装饰,和称作奥厄科诺弥亚的经营构成的”。(高履泰译《建筑十书》10-11页) (该书大约写于公元前27至前23年间。)在西方人的语汇中,没有“建筑空间”这一概念。对建筑的这种认识,延续并指导西方建筑达2000年之久,成了西方建筑文化的传统和教义。直到现代建筑开始之后,有机建筑的创始人、“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赖特》引言)在谈到过这个观念和中国老子的关系时说:“正是老子,在耶苏之前五百年,首先声称房屋的实在不是四片墙和屋顶,而是在于内部空间,这个思想完全是异教徒的,是古典的所有关于房屋的观念的颠倒。只要你接受这样的概念,古典主义建筑就必然被否定。”(《赖特》40页)赖特1941年提出:“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体,房间本身应显露出来,否则建筑物就缺乏现代感”(《赖特》40页)赖特说“原先我曾自诩自己有先见之明,认为自己满脑子装有人类需要的伟大预见”。
当然,赖特所说的“古典建筑”是指“西方古典建筑”。
由此可见,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古典建筑观有着根本地不同。
研究或说明这些空间的形成及不同时期的发展,就是《中国建筑历史》。
二、建筑的发展及其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