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乐死问题.doc
约7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浅析安乐死问题,全文约8500字论述翔实论文摘要: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不是解决生还是死的问题,而是要保证死的质量。不是从生向死的转化,而是从痛苦向安乐的转化。是在患者自愿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人的死亡过程进行优化调节,使人在死亡过程中避免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优化死亡状态,使死亡安乐化。现代文明社会...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棉花糖糖 发布
浅析安乐死问题
全文约8500字 论述翔实
论文摘要: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不是解决生还是死的问题,而是要保证死的质量。不是从生向死的转化,而是从痛苦向安乐的转化。是在患者自愿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人的死亡过程进行优化调节,使人在死亡过程中避免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优化死亡状态,使死亡安乐化。现代文明社会应尊重患者的生命权与个人选择自由,对患者以临终关怀。安乐死有其法理上的立法依据,安乐死的实施从刑法角度分析也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法律不应回避安乐死,安乐死应该有自己合法的地位。
关键词:安乐死,无意愿安乐死,被动无意愿安乐死,生命权
死亡问题,是每一个活着的人所不可回避的问题,人之死亡,作为一个重要法律事件,必将会引起与之相关的许多法律后果。人之死亡,体现了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但死亡的方式各有不同。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不是解决生还是死的问题,而是要保证死的质量,基于死亡问题的不可避免性和法律意义的重要性,本文试图探讨安乐死这一死亡方式的相关法律问题,以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秩序。
关键词:安乐死,无意愿安乐死,被动无意愿安乐死,生命权
部分注释
[3]《刑法哲学》修订二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陈兴梁。
[4]《法学评论》总第118期 武汉大学主编 黄进副主编。
[5]《东方论坛》2003年第4期 青岛大学主办 冯国荣主编。
[6]《经济与法》2004年第5期 群言出版社 作者郭春孚。
[7]《道德与文明》97年第6期 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伦理学会主编。
全文约8500字 论述翔实
论文摘要: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不是解决生还是死的问题,而是要保证死的质量。不是从生向死的转化,而是从痛苦向安乐的转化。是在患者自愿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人的死亡过程进行优化调节,使人在死亡过程中避免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优化死亡状态,使死亡安乐化。现代文明社会应尊重患者的生命权与个人选择自由,对患者以临终关怀。安乐死有其法理上的立法依据,安乐死的实施从刑法角度分析也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法律不应回避安乐死,安乐死应该有自己合法的地位。
关键词:安乐死,无意愿安乐死,被动无意愿安乐死,生命权
死亡问题,是每一个活着的人所不可回避的问题,人之死亡,作为一个重要法律事件,必将会引起与之相关的许多法律后果。人之死亡,体现了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但死亡的方式各有不同。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不是解决生还是死的问题,而是要保证死的质量,基于死亡问题的不可避免性和法律意义的重要性,本文试图探讨安乐死这一死亡方式的相关法律问题,以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秩序。
关键词:安乐死,无意愿安乐死,被动无意愿安乐死,生命权
部分注释
[3]《刑法哲学》修订二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陈兴梁。
[4]《法学评论》总第118期 武汉大学主编 黄进副主编。
[5]《东方论坛》2003年第4期 青岛大学主办 冯国荣主编。
[6]《经济与法》2004年第5期 群言出版社 作者郭春孚。
[7]《道德与文明》97年第6期 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伦理学会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