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行政调解制度探讨.doc
约9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和谐社会背景下行政调解制度探讨,全文约10000字论述翔实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与完善诸多制度。从灵活、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角度考虑,行政调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目前,对行政调解制度的忽视,给法治进程带来诸多隐性的不和谐现象,如诉讼观念的极端化、诉讼案件数量激增使法院不堪重负等...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棉花糖糖 发布
和谐社会背景下行政调解制度探讨
全文约10000字 论述翔实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与完善诸多制度。从灵活、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角度考虑,行政调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目前,对行政调解制度的忽视,给法治进程带来诸多隐性的不和谐现象,如诉讼观念的极端化、诉讼案件数量激增使法院不堪重负等等。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重视行政调解,不断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行政调解,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命题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首次完整提出来的,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也给我国调解制度的完善带来了诸多启迪。因矛盾无处不在,冲突在所难免,如何对已经发生的纠纷进行妥善处理?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思考。行政调解作为调解的一种,是指由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对争议双方的说服与劝导,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让互谅、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以解决有关争议的活动。它与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行政调解有一些零散的规定,但从整体上看,行政调解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难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亟待加以重视和完善,以促使其功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
部分注释
[12] 李浩。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3] 莫智源。探析调解在“陌生人社会”名实结合的必然性[J].政治与法律,2003,(3)。
[14] (日)谷口安平。程序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48.
[15] 刘士国等。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山东省邹城市村镇人民调解制度调查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6] 沈松,郭明磊。论美国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中的调解[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
全文约10000字 论述翔实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与完善诸多制度。从灵活、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角度考虑,行政调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目前,对行政调解制度的忽视,给法治进程带来诸多隐性的不和谐现象,如诉讼观念的极端化、诉讼案件数量激增使法院不堪重负等等。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重视行政调解,不断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行政调解,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命题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首次完整提出来的,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也给我国调解制度的完善带来了诸多启迪。因矛盾无处不在,冲突在所难免,如何对已经发生的纠纷进行妥善处理?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思考。行政调解作为调解的一种,是指由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对争议双方的说服与劝导,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让互谅、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以解决有关争议的活动。它与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行政调解有一些零散的规定,但从整体上看,行政调解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难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亟待加以重视和完善,以促使其功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
部分注释
[12] 李浩。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3] 莫智源。探析调解在“陌生人社会”名实结合的必然性[J].政治与法律,2003,(3)。
[14] (日)谷口安平。程序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48.
[15] 刘士国等。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山东省邹城市村镇人民调解制度调查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6] 沈松,郭明磊。论美国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中的调解[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