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政的平衡性.doc
约12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论宪政的平衡性,全文约13600字论述翔实 [英 文 名] on balancing doctrine of constitutionalism [摘 要] 宪政事实上是一种由宪法架构的平衡机制及其所达成的平衡状态,其核心理念是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宪政平衡论对事实和价值作了区分并立足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它具有实践精...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花季永驻 发布
论宪政的平衡性
全文约13600字 论述翔实
[英 文 名] On Balancing Doctrine of Constitutionalism
[摘 要] 宪政事实上是一种由宪法架构的平衡机制及其所达成的平衡状态,其核心理念是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宪政平衡论对事实和价值作了区分并立足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它具有实践精神、契约精神,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宪政,平衡机制,实践精神,契约精神
人们越来越相信,宪政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取得的最高政治成就,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我国学者倾向于认为,宪政包含民主、法治、人权三个要素〔1〕(2页),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政府对人权保障作出坚定承诺(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已于2001年2月2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背景下,中国的宪政问题又一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对宪政的价值梳理和制度重构,已成为我们再也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这也是我国宪政建设的迫切需要。作为第一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宪政的一些基础性观念进行反思,以完善宪政的基础理论,增进其时代感和对实践指导的针对性。本文是这一想法的初步尝试。
部分注释
〔35〕 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辩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36〕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7〕 (美)J•范伯格。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现代社会哲学〔M〕。王守昌,戴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38〕 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9〕 谢维雁。程序与宪政〔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40〕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3)主题摘要
全文约13600字 论述翔实
[英 文 名] On Balancing Doctrine of Constitutionalism
[摘 要] 宪政事实上是一种由宪法架构的平衡机制及其所达成的平衡状态,其核心理念是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宪政平衡论对事实和价值作了区分并立足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它具有实践精神、契约精神,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宪政,平衡机制,实践精神,契约精神
人们越来越相信,宪政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取得的最高政治成就,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我国学者倾向于认为,宪政包含民主、法治、人权三个要素〔1〕(2页),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政府对人权保障作出坚定承诺(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已于2001年2月2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背景下,中国的宪政问题又一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对宪政的价值梳理和制度重构,已成为我们再也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这也是我国宪政建设的迫切需要。作为第一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宪政的一些基础性观念进行反思,以完善宪政的基础理论,增进其时代感和对实践指导的针对性。本文是这一想法的初步尝试。
部分注释
〔35〕 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辩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36〕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7〕 (美)J•范伯格。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现代社会哲学〔M〕。王守昌,戴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38〕 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9〕 谢维雁。程序与宪政〔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40〕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3)主题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