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招聘问题.doc
约14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公务员招聘问题,页数14字数11249摘要属于多目标规划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对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决策分析。对于问题一,遵循由浅入深的步骤,首先由多层筛选法建立出模型一,求解出一种录用分配方案:录用8个人: 12、(1、7)、2、9、8、4、5,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其次,...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背水一战 发布
公务员招聘问题
页数 14 字数 11249
摘要
公务员招聘问题属于多目标规划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对公务员招聘问题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决策分析。
对于问题一,遵循由浅入深的步骤,首先由多层筛选法建立出模型一,求解出一种录用分配方案:录用8个人: 12、(1、7)、2、9、8、4、5,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其次,运用线性加权和法建立出模型二,求解出的分配方案为:录用8个人:12、(1、4)、2、9、6、8、14,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考虑到为问题三的求解铺垫基石,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建立了具有较强精确性和推广性的模型三,由此模型求解出的分配方案为:录用8个人:(7、15)、2、8、4、9、1、12,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将三个模型的结果对比研究后可知:人员1、2、4、8、9、12是必被录用的人选,人员5、6、7、14、15为较易被录用的人选,对此在文中给出了具体的结果分析。
对于问题二,与问题一的区别主要在于需要考虑个人的意愿,基于模型三,将个人意愿按权重加入层次分析法中的标准层后即可建立出模型四,求解后得出一种录用分配方案为:录用8个人:(7、15)、1、8、9、2、12、4,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此外本文还对第一意愿和第二意愿的权重不同时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对于问题三,模型三、四对N个人员应聘M个用人单位的情况,同样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其求解原理和过程与模型三、四一致: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N个人作出定量分析,再运用线性规划对M个应聘者的录用分配给出精确度较高的具体方案。即运用模型三、四求解问题三时只需要将16和7相应的变动为N和M。
题设招聘公务员的流程略有欠缺,本文主要从五个侧重点提出了建议,并给出了一个改进后的招聘流程图。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线性加权和法,权重
参考文献:[1] 解可新 韩立兴 林友,最优化方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2] 韩伯棠,管理运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姜启源,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页数 14 字数 11249
摘要
公务员招聘问题属于多目标规划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对公务员招聘问题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决策分析。
对于问题一,遵循由浅入深的步骤,首先由多层筛选法建立出模型一,求解出一种录用分配方案:录用8个人: 12、(1、7)、2、9、8、4、5,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其次,运用线性加权和法建立出模型二,求解出的分配方案为:录用8个人:12、(1、4)、2、9、6、8、14,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考虑到为问题三的求解铺垫基石,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建立了具有较强精确性和推广性的模型三,由此模型求解出的分配方案为:录用8个人:(7、15)、2、8、4、9、1、12,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将三个模型的结果对比研究后可知:人员1、2、4、8、9、12是必被录用的人选,人员5、6、7、14、15为较易被录用的人选,对此在文中给出了具体的结果分析。
对于问题二,与问题一的区别主要在于需要考虑个人的意愿,基于模型三,将个人意愿按权重加入层次分析法中的标准层后即可建立出模型四,求解后得出一种录用分配方案为:录用8个人:(7、15)、1、8、9、2、12、4,依次安排在部门1到部门7。此外本文还对第一意愿和第二意愿的权重不同时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对于问题三,模型三、四对N个人员应聘M个用人单位的情况,同样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其求解原理和过程与模型三、四一致: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N个人作出定量分析,再运用线性规划对M个应聘者的录用分配给出精确度较高的具体方案。即运用模型三、四求解问题三时只需要将16和7相应的变动为N和M。
题设招聘公务员的流程略有欠缺,本文主要从五个侧重点提出了建议,并给出了一个改进后的招聘流程图。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线性加权和法,权重
参考文献:[1] 解可新 韩立兴 林友,最优化方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2] 韩伯棠,管理运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姜启源,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