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同步试题33份打包.rar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同步试题33份打包,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区域和区域差异12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3、4、105、6、916、17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2、13、148、11、157、16、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右...
该文档为压缩文件,包含的文件列表如下:
内容介绍
原文档由会员 锲而不舍 发布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区域和区域差异 1 2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3、4、10 5、6、9 16、17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2、13、14 8、11、15 7、16、1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区域特征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1题,图中反映了不同
干湿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范围不同,体现了区域内部特 定性质相对一致。第2题,不同
的干湿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答案 1.B 2.C
读下 图,完成3~5题。
3.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 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4.图中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形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
5.有关Ⅰ、Ⅱ、Ⅲ 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解析 地理界线P 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北侧是小麦种植业,南侧
主要是水稻种植业,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不同,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图示Ⅰ、Ⅱ、Ⅲ三大 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与气候。
Ⅰ、Ⅱ、Ⅲ三个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Ⅱ区虽然
比Ⅲ区纬度高,但由于地势低所以热量 条件要好于Ⅲ区;Ⅲ区光照强于其他两区主要是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的结果;Ⅲ区与Ⅰ区西南部以3 0 00米
等高线为划分界线。
答案 3.B 4.C 5.D
读下表, 回答6~7题。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 点 ① ② ③ ④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6.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7.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解析 第6题,由表中资料分析可知,四地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我国南方地区冬季
平均气温高于0℃。而①地的年降水量稀少,说明地处内陆,无春汛,②③两地年降水
量超过400 mm,应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季风区降水量大于400 mm,所以判断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第7题,分析表中材料,①地年降水量稀少,发展农业必须有充
足的灌溉水源。而水源不可能是大气降水,因此是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 6.C 7.A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 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解析 图中所示区域为①鄂尔多斯高原,②黄土高原地区,③华北地区,④西南地区。
根据各地区特点,可判断出④西南地区为我国茶叶种植区之一。
答案 D
9.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④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解析 图中各地区的环境问题应充分认识。其中①地区荒漠化严重,②地区(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③地区洪涝、盐碱、风沙严重,④地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答案 B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10~11题。
10.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风沙、盐碱、旱涝
B.乙——洪涝、风沙、低温
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解析 第10题,丁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光照丰富,且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第11题,乙地位于长江以南的湿润地区,没有风沙灾害。
答案 10.D 11.B
读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匹配正确的是 ( )。
①A—青稞、春小麦
②B—棉花、水稻
③C—小麦、柑橘
④D—冬小麦、甜菜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下列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A、B两地区河流的补给方式相同
B.D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C.C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四地的植被类型均不相同
解析 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候寒冷,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春小麦等。B地区是太湖流域,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河流众多,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油菜、棉花的产量也很大;C地区为 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形成我国重要灌溉农业区,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D地区是以黑土著称的东北平..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区域和区域差异 1 2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3、4、10 5、6、9 16、17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2、13、14 8、11、15 7、16、1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区域特征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1题,图中反映了不同
干湿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范围不同,体现了区域内部特 定性质相对一致。第2题,不同
的干湿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答案 1.B 2.C
读下 图,完成3~5题。
3.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 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4.图中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形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
5.有关Ⅰ、Ⅱ、Ⅲ 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解析 地理界线P 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北侧是小麦种植业,南侧
主要是水稻种植业,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不同,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图示Ⅰ、Ⅱ、Ⅲ三大 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与气候。
Ⅰ、Ⅱ、Ⅲ三个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Ⅱ区虽然
比Ⅲ区纬度高,但由于地势低所以热量 条件要好于Ⅲ区;Ⅲ区光照强于其他两区主要是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的结果;Ⅲ区与Ⅰ区西南部以3 0 00米
等高线为划分界线。
答案 3.B 4.C 5.D
读下表, 回答6~7题。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 点 ① ② ③ ④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6.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7.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解析 第6题,由表中资料分析可知,四地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我国南方地区冬季
平均气温高于0℃。而①地的年降水量稀少,说明地处内陆,无春汛,②③两地年降水
量超过400 mm,应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季风区降水量大于400 mm,所以判断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第7题,分析表中材料,①地年降水量稀少,发展农业必须有充
足的灌溉水源。而水源不可能是大气降水,因此是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 6.C 7.A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 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解析 图中所示区域为①鄂尔多斯高原,②黄土高原地区,③华北地区,④西南地区。
根据各地区特点,可判断出④西南地区为我国茶叶种植区之一。
答案 D
9.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④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解析 图中各地区的环境问题应充分认识。其中①地区荒漠化严重,②地区(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③地区洪涝、盐碱、风沙严重,④地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答案 B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10~11题。
10.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风沙、盐碱、旱涝
B.乙——洪涝、风沙、低温
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解析 第10题,丁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光照丰富,且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第11题,乙地位于长江以南的湿润地区,没有风沙灾害。
答案 10.D 11.B
读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匹配正确的是 ( )。
①A—青稞、春小麦
②B—棉花、水稻
③C—小麦、柑橘
④D—冬小麦、甜菜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下列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A、B两地区河流的补给方式相同
B.D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C.C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四地的植被类型均不相同
解析 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候寒冷,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春小麦等。B地区是太湖流域,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河流众多,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油菜、棉花的产量也很大;C地区为 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形成我国重要灌溉农业区,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D地区是以黑土著称的东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