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全一册学案【打包】.rar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全一册学案【打包】,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实验目的(1)明确探究物体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二、实验原理1.探究碰撞中的最简单的情况——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16-1-1所示。 图16-1-1(1)质量的测量:...
该文档为压缩文件,包含的文件列表如下:
内容介绍
原文档由会员 锲而不舍 发布
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探究物体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二、实验原理
1.探究碰撞中的最简单的情况——一维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
方案一:
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16-1-1所示。
图16-1-1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利用公式v=ΔxΔt,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对应的时间。
(3)利用在滑块上增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图16-1-2
(4)实验方法:
①用细线将弹簧片压缩,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并使它们静止,然后烧断细线,弹簧片弹开后落下,两个滑块随即向相反方向运动(图16-1-2甲)。
②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装上弹性碰撞架(图16-1-2乙)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小的碰撞。
③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图16-1-2丙),这样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大的碰撞。
方案二:
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16-1-3所示。
图16-1-3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小球碰撞前对应的速度;测量碰撞后两小球分别摆起的对应角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碰撞后对应的两小球的速度。
(3)不同碰撞情况的实现:用贴胶布的方法增大两小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方案三:
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实现一维碰撞,两小车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实验装置如图16-1-4所示。
图16-1-4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v=ΔxΔt,式中Δx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Δx所用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这个方案适合探究碰撞后两物体结合为一体的情况。
2.追寻不变量
在一维碰撞中,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则速度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依据猜想与假设,依次研究以下关系是否成立:
(1)m1v1+m2v2=m1v1′+m2v2′;
(2)m1v12+m2v22=m1v1′2+m2v2′2;
(3)v1m1+v2m2=v1′m1+v2′m2;
…
三、实验器材
方案一: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带挡光片)、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
带细线的小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四、实验步骤
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量两滑块的质量m1、m2,填入预先设计好的下表中。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碰撞。
(4)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计算有关速度,填入预先设计好的下表中。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守恒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碰撞前 碰撞后
质量(kg) m1 m2 m1 m2
速度(m•s-1) v1 v2 v1′ v2′
mv(kg•m•s-1) m1v1+m2v2 m1v1′+m2v2′
mv2(kg•m2•s-2) m1v12+m2v22 m1v1′2+m2v2′2
vm(m•s-1•kg-1)
v1m1+v2m2
v1′m1+v2′m2
实验结论
五、误差分析
(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原因,设计实验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
(2)碰撞中是否受其他力(例如摩擦力)的影响是带来误差的又一个原因,实验中要合理控制实验条件,避免除碰撞时相互作用力外的其他力影响物体速度。
六、注意事项
(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气垫导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切忌振动、重压,严防碰伤和划伤,绝对禁止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将滑行器在轨面上滑磨。
(3)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4)利用摆球进行实验时,可以将实验仪器靠在一个大型的量角器上,这样可以较准确的读出小球摆动的角度,以减小误差。
(5)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七、它案设计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方法多种多样,实验的情景变化、实验原理、实验方案也随之变化,关键是:
(1)控制好实验条件,即碰撞过程中不受其他外力,
(2)便于测量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
实验数据的处理
[例1] 如图16-1-5所示为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A、B相互作用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 g、300 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A、B离开弹簧后,A滑块做________运动,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本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1-5
[解析] 由题图可知,A、B离开弹簧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vA=0,vB=0,A、B被弹开后,
vA′=0.09 m/s,vB′=0.06 m/s,
mAvA′=0.2×0.09 kg•m/s=0.018 kg•m/s
mBvB′=0.3×0.06 kg•m/s=0.018 kg•m/s
由此可得:mAvA′=mBvB′,
即0=mBvB′-mAvA′
结论是: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守恒。
[答案] 匀速直线 0.09 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守恒。
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例2] 用如图16-1-6所示的装置..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探究物体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二、实验原理
1.探究碰撞中的最简单的情况——一维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
方案一:
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16-1-1所示。
图16-1-1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利用公式v=ΔxΔt,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对应的时间。
(3)利用在滑块上增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图16-1-2
(4)实验方法:
①用细线将弹簧片压缩,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并使它们静止,然后烧断细线,弹簧片弹开后落下,两个滑块随即向相反方向运动(图16-1-2甲)。
②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装上弹性碰撞架(图16-1-2乙)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小的碰撞。
③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图16-1-2丙),这样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大的碰撞。
方案二:
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16-1-3所示。
图16-1-3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小球碰撞前对应的速度;测量碰撞后两小球分别摆起的对应角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碰撞后对应的两小球的速度。
(3)不同碰撞情况的实现:用贴胶布的方法增大两小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方案三:
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实现一维碰撞,两小车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实验装置如图16-1-4所示。
图16-1-4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v=ΔxΔt,式中Δx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Δx所用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这个方案适合探究碰撞后两物体结合为一体的情况。
2.追寻不变量
在一维碰撞中,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则速度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依据猜想与假设,依次研究以下关系是否成立:
(1)m1v1+m2v2=m1v1′+m2v2′;
(2)m1v12+m2v22=m1v1′2+m2v2′2;
(3)v1m1+v2m2=v1′m1+v2′m2;
…
三、实验器材
方案一: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带挡光片)、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
带细线的小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四、实验步骤
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量两滑块的质量m1、m2,填入预先设计好的下表中。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碰撞。
(4)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计算有关速度,填入预先设计好的下表中。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守恒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碰撞前 碰撞后
质量(kg) m1 m2 m1 m2
速度(m•s-1) v1 v2 v1′ v2′
mv(kg•m•s-1) m1v1+m2v2 m1v1′+m2v2′
mv2(kg•m2•s-2) m1v12+m2v22 m1v1′2+m2v2′2
vm(m•s-1•kg-1)
v1m1+v2m2
v1′m1+v2′m2
实验结论
五、误差分析
(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原因,设计实验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
(2)碰撞中是否受其他力(例如摩擦力)的影响是带来误差的又一个原因,实验中要合理控制实验条件,避免除碰撞时相互作用力外的其他力影响物体速度。
六、注意事项
(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气垫导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切忌振动、重压,严防碰伤和划伤,绝对禁止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将滑行器在轨面上滑磨。
(3)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4)利用摆球进行实验时,可以将实验仪器靠在一个大型的量角器上,这样可以较准确的读出小球摆动的角度,以减小误差。
(5)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七、它案设计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方法多种多样,实验的情景变化、实验原理、实验方案也随之变化,关键是:
(1)控制好实验条件,即碰撞过程中不受其他外力,
(2)便于测量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
实验数据的处理
[例1] 如图16-1-5所示为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A、B相互作用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 g、300 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A、B离开弹簧后,A滑块做________运动,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本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1-5
[解析] 由题图可知,A、B离开弹簧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vA=0,vB=0,A、B被弹开后,
vA′=0.09 m/s,vB′=0.06 m/s,
mAvA′=0.2×0.09 kg•m/s=0.018 kg•m/s
mBvB′=0.3×0.06 kg•m/s=0.018 kg•m/s
由此可得:mAvA′=mBvB′,
即0=mBvB′-mAvA′
结论是: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守恒。
[答案] 匀速直线 0.09 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守恒。
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例2] 用如图16-1-6所示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