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各庄矿井田开拓初步设计.doc
约125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范各庄矿井田开拓初步设计,目录一 般 部 分1 矿区概述1 1.1矿区概述1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11.1.2地形地貌11.1.3河流水系11.1.4矿区的气候条件21.1.5水源、电源21.1.6工农业生产和原料2 1.2井田地质特征21.2.1煤系地层概述、勘探程度21.2.2井田地质构造41.2.3井田水文地质特征41.2.4...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道客巴巴 发布
目 录
一 般 部 分
1 矿区概述 1
1.1矿区概述 1
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 1
1.1.2地形地貌 1
1.1.3河流水系 1
1.1.4矿区的气候条件 2
1.1.5水源、电源 2
1.1.6工农业生产和原料 2
1.2井田地质特征 2
1.2.1煤系地层概述、勘探程度 2
1.2.2井田地质构造 4
1.2.3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4
1.2.4地温 4
1.3煤层及煤质 4
1.3.1煤层特征 4
1.3.2可采煤层特征 5
1.3.3煤层围岩性质 6
1.3.4煤的特征 8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2
2.1井田境界 12
2.1.1井田边界 12
2.1.2井田范围 12
2.2矿井储量 12
2.2.1工业储量计算 13
2.3矿井可采储量 14
2.3.1煤柱的留设 14
2.3.2可采储量计算 16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7
3.1矿井工作制度 17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7
3.2.1确定依据 17
3.2.2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17
3.2.3矿井及第一水平服务年限的核算 17
4 井田开拓 18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8
4.1.1井筒形式及数目的确定 18
4.1.2井筒位置的确定 19
4.1.3工业场地位置、形式和面积 20
4.1.4开采水平的确定 20
4.2 矿井基本巷道 30
4.2.1 井筒 30
4.2.2 井底车场及硐室 34
4.2.3主要开拓巷道 36
4.2.4巷道支护 38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39
5.1煤层的地质特征 39
5.1.1带区位置 39
5.1.2层埋藏条件 39
5.1.3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 39
5.1.4水文地质 39
5.1.5地质构造 39
5.1.6地表情况 40
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0
5.2.1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 40
5.2.2带区巷道布置 40
5.2.3带区生产系统 41
5.2.4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 41
5.2.5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 42
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43
6 采煤方法 44
6.1 采煤工艺方式 44
6.1.1 采煤方法的选择 44
6.1.2 回采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44
6.1.3 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和推进度 45
6.1.4 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及配套 45
6.1.5 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 46
6.1.6 工作面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 50
6.1.7循环图表、劳动组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1
6.2回采巷道布置 55
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55
6.2.2回采巷道参数 55
7 井下运输 59
7.1概述 59
7.1.1 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59
7.1.2矿井运输系统 60
7.2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57
7.2.1设备选型原则: 57
7.2.2带区运输设备选型及能力验算 57
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59
7.3.1 主要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59
7.3.2 辅助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59
8 矿井提升 61
8.1矿井提升概述 61
8.2 主副井提升 61
8.2.1 主井提升 61
8.2.2 副井提升 63
9 矿井通风及安全 64
9.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64
9.1.1矿井概况 64
9.1.2选择矿井通风系统原则 64
9.1.3确定矿井的通风方式 65
9.1.4通风方法的确定 67
9.1.5 采区通风 68
9.1.6工作面通风系统 68
9.2矿井风量计算 69
9.2.1回采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69
9.2.2 备用面需风量的计算 71
9.2.3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71
9.2.4 硐室需风量 72
9.2.5 其它巷道所需风量 72
9.2.6 带区总风量 72
9.2.7 矿井总风量 72
9.2.8 风量分配 73
9.3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74
9.3.1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 74
9.3.2 确定矿井通风容易和困难时期 74
9.3.3 矿井最大阻力路线 79
9.3.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79
9.3.5 矿井通风总阻力 80
9.3.6 矿井总风阻、等积孔计算 80
9.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81
9.4.1 选择主要通风机 81
9.4.2 电动机选型 85
9.5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85
9.5.1 瓦斯管理措施 85
9.5.2 煤尘的防治 85
9.5.3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86
9.5.4 防水措施 86
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87
专 题 部 分
凤凰山矿煤矿瓦斯共采技术研究 89
1 绪论 89
1.1引言 89
1.2现状 89
1.2.1现状 89
1.2.2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90
1.2.3矿井瓦斯煤尘爆炸防治工作 90
1.2.4瓦斯监测系统 91
1.3目前存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91
1.3.1矿井瓦斯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92
1.3.2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92
2 新区矿井投产初期,煤与瓦斯共采及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 92
2.1矿井概况 92
2.2煤与瓦斯共采及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 93
2.3矿井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工作 94
2.4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与计算 94
3矿井高瓦斯区生产过程中,煤与瓦斯共采及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 95
3.1煤与瓦斯共采是提高瓦斯抽放率的有效方法 95
3.2 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 95
3.3放钻孔(或巷道)的布置 97
4利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治理矿井瓦斯 98
4.1矿井通风系统减阻增风优化技术 98
4.1.1利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技术进行通风优化改造 98
4.1.2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99
4.1.3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的评判指标 100
4.2利用改变采面通风方式治理瓦斯技术 100
4.2.1采用U+L调压通风方式治理采面瓦斯 100
4.2.2型通风方式治理采面瓦斯 101
5矿井瓦斯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 102
5.1.减少瓦斯超限报警的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102
5.1.1瓦斯超限报警原因分析 102
5.1.2减少瓦斯报警的主要技术方法 103
5.2矿井瓦斯技术管理网络体系建设 103
6主要结论 104
参考文献 105
翻 译 部 分
英文译文 106
中文译文 116
致 谢 125
一 般 部 分
1 矿区概述 1
1.1矿区概述 1
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 1
1.1.2地形地貌 1
1.1.3河流水系 1
1.1.4矿区的气候条件 2
1.1.5水源、电源 2
1.1.6工农业生产和原料 2
1.2井田地质特征 2
1.2.1煤系地层概述、勘探程度 2
1.2.2井田地质构造 4
1.2.3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4
1.2.4地温 4
1.3煤层及煤质 4
1.3.1煤层特征 4
1.3.2可采煤层特征 5
1.3.3煤层围岩性质 6
1.3.4煤的特征 8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2
2.1井田境界 12
2.1.1井田边界 12
2.1.2井田范围 12
2.2矿井储量 12
2.2.1工业储量计算 13
2.3矿井可采储量 14
2.3.1煤柱的留设 14
2.3.2可采储量计算 16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7
3.1矿井工作制度 17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7
3.2.1确定依据 17
3.2.2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17
3.2.3矿井及第一水平服务年限的核算 17
4 井田开拓 18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8
4.1.1井筒形式及数目的确定 18
4.1.2井筒位置的确定 19
4.1.3工业场地位置、形式和面积 20
4.1.4开采水平的确定 20
4.2 矿井基本巷道 30
4.2.1 井筒 30
4.2.2 井底车场及硐室 34
4.2.3主要开拓巷道 36
4.2.4巷道支护 38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39
5.1煤层的地质特征 39
5.1.1带区位置 39
5.1.2层埋藏条件 39
5.1.3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 39
5.1.4水文地质 39
5.1.5地质构造 39
5.1.6地表情况 40
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0
5.2.1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 40
5.2.2带区巷道布置 40
5.2.3带区生产系统 41
5.2.4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 41
5.2.5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 42
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43
6 采煤方法 44
6.1 采煤工艺方式 44
6.1.1 采煤方法的选择 44
6.1.2 回采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44
6.1.3 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和推进度 45
6.1.4 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及配套 45
6.1.5 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 46
6.1.6 工作面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 50
6.1.7循环图表、劳动组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1
6.2回采巷道布置 55
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55
6.2.2回采巷道参数 55
7 井下运输 59
7.1概述 59
7.1.1 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59
7.1.2矿井运输系统 60
7.2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57
7.2.1设备选型原则: 57
7.2.2带区运输设备选型及能力验算 57
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59
7.3.1 主要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59
7.3.2 辅助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59
8 矿井提升 61
8.1矿井提升概述 61
8.2 主副井提升 61
8.2.1 主井提升 61
8.2.2 副井提升 63
9 矿井通风及安全 64
9.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64
9.1.1矿井概况 64
9.1.2选择矿井通风系统原则 64
9.1.3确定矿井的通风方式 65
9.1.4通风方法的确定 67
9.1.5 采区通风 68
9.1.6工作面通风系统 68
9.2矿井风量计算 69
9.2.1回采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69
9.2.2 备用面需风量的计算 71
9.2.3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71
9.2.4 硐室需风量 72
9.2.5 其它巷道所需风量 72
9.2.6 带区总风量 72
9.2.7 矿井总风量 72
9.2.8 风量分配 73
9.3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74
9.3.1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 74
9.3.2 确定矿井通风容易和困难时期 74
9.3.3 矿井最大阻力路线 79
9.3.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79
9.3.5 矿井通风总阻力 80
9.3.6 矿井总风阻、等积孔计算 80
9.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81
9.4.1 选择主要通风机 81
9.4.2 电动机选型 85
9.5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85
9.5.1 瓦斯管理措施 85
9.5.2 煤尘的防治 85
9.5.3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86
9.5.4 防水措施 86
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87
专 题 部 分
凤凰山矿煤矿瓦斯共采技术研究 89
1 绪论 89
1.1引言 89
1.2现状 89
1.2.1现状 89
1.2.2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90
1.2.3矿井瓦斯煤尘爆炸防治工作 90
1.2.4瓦斯监测系统 91
1.3目前存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91
1.3.1矿井瓦斯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92
1.3.2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92
2 新区矿井投产初期,煤与瓦斯共采及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 92
2.1矿井概况 92
2.2煤与瓦斯共采及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 93
2.3矿井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工作 94
2.4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与计算 94
3矿井高瓦斯区生产过程中,煤与瓦斯共采及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 95
3.1煤与瓦斯共采是提高瓦斯抽放率的有效方法 95
3.2 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 95
3.3放钻孔(或巷道)的布置 97
4利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治理矿井瓦斯 98
4.1矿井通风系统减阻增风优化技术 98
4.1.1利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技术进行通风优化改造 98
4.1.2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99
4.1.3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的评判指标 100
4.2利用改变采面通风方式治理瓦斯技术 100
4.2.1采用U+L调压通风方式治理采面瓦斯 100
4.2.2型通风方式治理采面瓦斯 101
5矿井瓦斯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 102
5.1.减少瓦斯超限报警的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102
5.1.1瓦斯超限报警原因分析 102
5.1.2减少瓦斯报警的主要技术方法 103
5.2矿井瓦斯技术管理网络体系建设 103
6主要结论 104
参考文献 105
翻 译 部 分
英文译文 106
中文译文 116
致 谢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