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电催化功能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膜的制备及应用.doc

约72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具有光电催化功能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膜的制备及应用,本论文利用langmuir-blodgett (lb) 膜技术及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光电催化功能的有机-无机纳米超薄膜,并应用于修饰电极的制备、贵重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以及生物分子和手性分子的光电识别,具体的研究结果有:1. 利用lb膜技术制备出了一系列有机-无机纳米杂化膜,如clay/[(phen)2(dc18...
编号:30-322399大小:3.91M
分类: 论文>生物/化学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道客巴巴 发布

本论文利用Langmuir-Blodgett (LB) 膜技术及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光电催化功能的有机-无机纳米超薄膜,并应用于修饰电极的制备、贵重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以及生物分子和手性分子的光电识别,具体的研究结果有:
1. 利用LB膜技术制备出了一系列有机-无机纳米杂化膜,如clay/[(phen)2(dC18-bpy)]2+ (简写为Clay-Ru) 和TiO2/[Ru(phen)2 (dC18- bpy)]2+ (简写为TiO2-Ru) (phen=1,10-phenanthro-line,dC18bpy = 4,4’- dioctadecyl-2,2’-bipyridyl)等。AFM观察发现沉积在玻璃等基材表面的有机-无机杂化膜具有特征的片状结构,其纳米单层杂化膜的平均厚度为3.4 ± 0.5 nm。
2. 探讨了纳米单层Clay-Ru杂化膜修饰电极的界面电子传递机理。通过研究Clay-Ru 纳米单层杂化膜修饰的ITO电极对DNA的主要成份之一,guanosine 5’- monophosphate(GMP)的光电催化氧化行为,实验结果发现:(a) 紧密排列于ITO电极表面的非电活性粘土的加入降低了电极的电化学活性,但有效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和光催化氧化
能力;(b) 具有供电子能力的GMP的加入,能有效提高ITO/Clay-Ru修饰电极的电子传递效率;(c) 杂化膜修饰电极的电子传递直接通过粘土纳米单层进行。
3. 以纳米单层的有机-无机杂化膜 TiO2-Ru 为模板,运用光化学还原法制备出了具有光电增强特性的贵金属Pt纳米团簇,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循环伏安法(CV)等进行了相应表征。
4. 创造了新奇的具有立体选择性的固体表面并应用于手性分子的光电识别。运用LB膜技术及自组装技术,在纳米单层的二氧化钛表面上,组装水溶性手性配合物分子-[Os(phen)3]2+,创造了一种新奇的没有立体阻碍效应并具有手性分子识别能力的有机-无机杂化膜。实验发现利用上述膜修饰的ITO电极对S和R-联萘酚以及(L)和(D)-2-苄基-2-(5-氟尿嘧啶-1-基)甲基甲酰基氨基乙酸甲酯异构体分子产生显著的氧化光电流差异。上述实验结果将为研制快捷、方便、且具高灵敏度的手性分子传感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