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doc

约9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全文9页 约12000字 叙述详尽 内容提要:本文继续了作者以往对全球化问题的全方位研究,试图从文化的视角集中对这一研究课题在当今国际学术界的现状作出评述和总结,并结合全球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实践对这一现象作出理论描述和建构。作者认为,全球化现象虽然起源于经济领域,但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和文化建构,至今已经...
编号:10-32270大小:48.50K
分类: 论文>社会学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周伯通 发布

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
全文9页 约12000字 叙述详尽

内容提要:本文继续了作者以往对全球化问题的全方位研究,试图从文化的视角集中对这一研究课题在当今国际学术界的现状作出评述和总结,并结合全球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实践对这一现象作出理论描述和建构。作者认为,全球化现象虽然起源于经济领域,但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和文化建构,至今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它已广泛涉及政治、社会、法律和文化诸领域,并对文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既然有着不止一种形式的全球化,对之的研究也就应当是多维度和全方位的。从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探讨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在这一大的框架之下,有必要对产生于全球化过程中的身份政治和流散文学等当代社会的独特现象作出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流散文学 流散研究 全球本土化
对于全球化这一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研究,最近十多年来已经成为整个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课题。就我本人目前所参与的几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而言,这个课题几乎吸引了所有活跃于政治、经济、社会理论和文化界的主要学者的注意。不少国家的科研机构或基金会拨出巨款让学者们对之进行系统的多学科研究,(1)以便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建构出一种全球化的理论(a theory of globalization)或文化(a culture of globalization)(2)。当然就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而言,要对全球化这个概念作出令大多数人都满意的界定实在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全球化现象及理论的研究仍在继续,而且有着概览总结的趋势。(3)但介入这一研究和讨论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经过近十多年的理论争论和实际操作,全球化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因此人们一方面试图从理论和学科的层面对之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则试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修正、反拨和批判。这样一来,伴随着全球化这一术语的频繁使用,另一些衍生甚至杜撰出来的术语"全球性"(globality)、"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变异的全球化"(alter-globalization)、"解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等也就应运而生了。正如英国学者杨•阿特•肖尔特(Jan Aart Scholte)最近所中肯地指出的,"尽管定义并非一切,但一切都包含着定义。对全球化的认识实际上有着界定世界的作用。因此对全球化的每一种研究都应当包括对这一术语的仔细的并带有批判性的审视和考察。"(4) 正是本着这一目的,本文首先从对全球化的界定和描述入手。
注释:
(1)就我本人所直接参加的几个重大的非纯经济学研究项目而言,就有这样几个,以美国耶鲁大学为基地的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翻译阐释全球"(Translating the Globe)项目,资助金额4,000,000美元;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为基地的由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理事会(SSHRCC)资助的"全球化与自主性" (Globalization and Autonomy)项目,资助金额为4,000,000加元;以及以英国沃里克大学为基地的由英国经济学与社会研究理事会 (ESRCB) 资助的"全球化与区域化"(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项目,资助金额为2,500,000英镑,等等。据了解,上述英美两个项目都已经完成前一个五年的阶段性研究,并得到继续资助。
(2)这方面Cf. Roland Robertson and Katherine White eds., Globalization: The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s. 1-VI. London: Routledge, 2002. 两位编者基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从国际英文刊物和各种专著及专题研究论文集中发表的3,500多篇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论文中筛选出123篇,但入选的全球华人学者撰写的论文只有我本人的两篇论文。可见中国学者在全球化研究方面并没有达到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的境地。
(3)这方面的一个明显的总结性研究之例就是, 杨•阿特•肖尔特和罗兰•罗伯逊已应美国莫肖维茨出版集团之邀计划在今后两年内编撰一部约2,550页的《全球化百科全书》,打算收录450个条目。
(4) Cf. Jan Aart Scholte, "What Is Globalization? The Definitional Issue - Again", an unpublished paper submitted to the Symposium on Globalization: Past and Future held on February 6-8, 2003 in Warwick.
(5) Cf. Roland Robertson,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1992.
(6) Cf. Jan Aart Scholte,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0.
(7) Cf. Arjun Appadurai,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8)Cf. Arif Dirlik,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7; 《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Cf. Jan Aart Scholte, "What Is Globalization? The Definitional Issue - Again".
(10)关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及发展现状,参阅拙作,《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理论的建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
(11) 参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6-30页。
(12) 关于中国文化的西移,有西方学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全球化的另一极致:从东方到西方,从边缘到中心。例如中国餐馆和饮食文化在全世界的风行以及中国功夫在西方所引起的兴趣均说明了这一点。
(13)Cf. Fredric Jameson, "Notes on Globalization as a Philosophical Issue", in Jameson and Miyaoshi, eds. 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4) Cf. Terry Eagleton, The Idea of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2000.
(15) Cf. 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6) Cf. Michael Hardt & Antonio Negri, Empire. Cambridge, Mass.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7)参阅詹姆逊,《论全球化的影响》,参见王逢振译文,《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5期,第71页。
(18) 关于我本人对全球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建构之具体论述,参阅拙作,《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理论的建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
(19)Cf. Fredric Jameson, "Notes on Globalization as a Philosophical Issue", in Jameson and Miyaoshi, eds. 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21)Ibid., 55, 58.
(22)参阅拙作,《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学理论的国际化》,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23) Cf. Emory Elliott et al., eds.,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and Sacvan Bercovitch et al.,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Vol. 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4)参阅拙作,《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载《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载《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5)Cf.Kwame Anthony Appiah and Henry Louis Gates, Jr. eds., Identities, "Editor’s Introduction: Multiplying Identitie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1.
(26)(27)Cf. Edward Said, 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7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