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doc
约5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全文5页4370字 叙述真切一、述而不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中国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中较早进行深...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周伯通 发布
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全文5页4370字 叙述真切
一、述而不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中国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中较早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大规模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出现应该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其中的小栏目《焦点时刻》是一个社会焦点类栏目,对深度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很快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其收视率长期稳定在30%。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队伍不断壮大,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它定位于“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每期片长45分钟,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播的片长最长、最有深度的新闻栏目。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报道,少评论”。如对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点访谈》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内容上看,纪录事件和人物的11条,占总数的78.6%;从访谈形式上看,“访”多于“谈”的10条,占总数的71.4%,由此可见,《焦点访谈》“以叙代议”。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热衷于纪实热和曝光热的电视编导或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原型(以前《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为代表);或认为电视还原生活是不够的,应该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这两种看法都认为主题先行似的电视形态不可取,认为电视不能成为附属于思想的画面工具。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划上等号。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注脚(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0年秋。
4.陈旭东:《论电视深度报道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新闻大学》1999年夏。
5.张静民、郑晓蕾:《〈新闻调查〉选题艺术论》,《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4月。
6.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7.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8.刘京林、罗观星:《传播•媒介与心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全文5页4370字 叙述真切
一、述而不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中国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中较早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大规模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出现应该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其中的小栏目《焦点时刻》是一个社会焦点类栏目,对深度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很快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其收视率长期稳定在30%。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队伍不断壮大,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它定位于“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每期片长45分钟,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播的片长最长、最有深度的新闻栏目。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报道,少评论”。如对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点访谈》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内容上看,纪录事件和人物的11条,占总数的78.6%;从访谈形式上看,“访”多于“谈”的10条,占总数的71.4%,由此可见,《焦点访谈》“以叙代议”。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热衷于纪实热和曝光热的电视编导或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原型(以前《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为代表);或认为电视还原生活是不够的,应该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这两种看法都认为主题先行似的电视形态不可取,认为电视不能成为附属于思想的画面工具。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划上等号。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注脚(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0年秋。
4.陈旭东:《论电视深度报道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新闻大学》1999年夏。
5.张静民、郑晓蕾:《〈新闻调查〉选题艺术论》,《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4月。
6.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7.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8.刘京林、罗观星:《传播•媒介与心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