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信评级业的现状与发展.doc

约31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我国资信评级业的现状与发展,2.2万字 28页摘    要 美国的资信评级业是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中自然产生以外,西欧等二流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评级业自产生之初就与国家机构联系紧密,甚至当时就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但最后都不约而同地向着独立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更是几经波折,从一开始从属于各地人民银行分行的评级部门到独...
编号:99-3314大小:252.00K
分类: 论文>经济学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xiaoxin 发布

2.2万字 28页
摘    要
美国的资信评级业是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中自然产生以外,西欧等二流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评级业自产生之初就与国家机构联系紧密,甚至当时就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但最后都不约而同地向着独立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更是几经波折,从一开始从属于各地人民银行分行的评级部门到独立的具有开展评级业务资格的法人机构,再到各机构加强与国际合作甚至引进国外投资者,中国的资信评估行业经历了一个从政府推动到社会化再到国际化的过程。目前国内资信评级行业竞争复杂,真正具有竞争力的评级机构就只有9家。评级机构除了要考虑同行的竞争以外,还不得不关注商业银行涉足评级业的可能性,同时国外著名的评级机构对广阔的中国市场始终虎视眈眈。但对于所有评级机构来说,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中国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社会分工  信息不对称  客观公正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Rating Industry in China Nowadays

Abstract:
Some of them have accelerated cooperation with some famous foreign rating institutes or some of them are invested by foreign institute. Rating industry of China was promoted by government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n became socialized and internationalized. China nowadays has only 9 institutes processing legitimate qualities of rating business but the competition in this field is complex. They not only face internal competition but also external threat from some strong foreign rating institutes. And commercial banks also have probability to enter this field. All domestic institutes survive and develop based on China’s growing financial market.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bond market in China is extremely fatal to all institutes.

Key words:Social Work Division Information Dissymmetry Objective and Just

目    录


1 行业发展概述
1.1 信用评级的内涵
1.1.1 从经济发展角度
1.1.2 从推动因素角度
1.1.3 从机构角度
1.1.4 从专家角度
1.2 国外评级业的发展
1.3 国内评级业的发展
1.4 评级业存在的意义
1.4.1 矫正信息不对称的需要
1.4.2 降低资金融通成本的需要
1.4.3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
1.4.4 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需要
1.5 评级业务种类
2 评级实务
2.1 评级分析方法论
2.1.1 定性分析
2.1.2 定量分析
2.2 评级分析方法的分类
2.2.1 财务评估法
2.2.2 信用评级法
2.3 评级体系
2.3.1 美国评级体系
2.3.2 台湾地区评级体系
2.3.3 中国评级体系
3 我国评级行业现状和展望
3.1 评级行业的竞争
3.2 我国评级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参 考 文 献
[1] 陈潜 唐民皓.《信用-法律制度及运行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6
[2] 石晓军 陈殿左.《信用治理——文化、流程与工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4-103
[3] 张美灵 欧志伟.《信用评估理论与实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3-47
[4] 萧 维.《企业资信评级》.北京:中国财务经济出版社,2006.63-68
[5] 刘向东 康守松.2004.商业银行开展资信评级业务研究.中国金融,12(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