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隔离与安全.doc
约18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网络隔离与安全,①页数 18②字数 11,055③ 摘要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有超过六成的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计算机曾被入侵过。国家保密局数字也表明,防火墙的攻破率高达47%。网络系统遭受入侵和攻击,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而且,随着网络攻击方式和黑客技术的不断提高,网...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李海龙 发布
网络隔离与安全
①页数 18
②字数 11,055
③ 摘要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有超过六成的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计算机曾被入侵过。国家保密局数字也表明,防火墙的攻破率高达47%。网络系统遭受入侵和攻击,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而且,随着网络攻击方式和黑客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攻击与病毒结合的趋向明显,对安全措施的提高与丰富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2000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条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各级政府机关和涉密单位,必须将已建成的办公局域网同Internet或上一级专网实行物理隔离,正在建设的电子政务网络必须实现物理隔离,最初的物理隔离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得到不断的发展。但是,信息毕竟需要交流,即便是单机最安全的情况,也存在着拷贝文件受病毒感染破坏的危险。任何网络都是为应用服务的,应用需求导致了人们对物理隔离需求的变化。因此,隔离的概念得到了扩展,变成了满足适度信息交换要求的隔离,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更高安全要求的网络连接。
④关键字 网络隔离 物理隔离 协议隔离
⑤参考文献
[1] 如何实现网络隔离•计算机世界报•2004.10
[2] 郭伟•数据通道控制技术与安全隔离•赛迪网•2004
[3] 万平国•网络隔离与网闸•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4] 李志鹏•网络安全:物理隔离走向安全隔离•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12•
[5] 王献冰•网络安全新技术:网络隔离•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4
[6] 钟力•物理隔离三步曲•网络世界•2004.3
[7] NSC•动态物理隔离系统•计算机安全•2005.1
[8] 朱明波•中庸之道与安全隔离•天行网安•2002.9
[9] Mark Joseph Edwards•企业级隔离技术•安全焦点•2003.12
①页数 18
②字数 11,055
③ 摘要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有超过六成的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计算机曾被入侵过。国家保密局数字也表明,防火墙的攻破率高达47%。网络系统遭受入侵和攻击,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而且,随着网络攻击方式和黑客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攻击与病毒结合的趋向明显,对安全措施的提高与丰富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2000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条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各级政府机关和涉密单位,必须将已建成的办公局域网同Internet或上一级专网实行物理隔离,正在建设的电子政务网络必须实现物理隔离,最初的物理隔离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得到不断的发展。但是,信息毕竟需要交流,即便是单机最安全的情况,也存在着拷贝文件受病毒感染破坏的危险。任何网络都是为应用服务的,应用需求导致了人们对物理隔离需求的变化。因此,隔离的概念得到了扩展,变成了满足适度信息交换要求的隔离,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更高安全要求的网络连接。
④关键字 网络隔离 物理隔离 协议隔离
⑤参考文献
[1] 如何实现网络隔离•计算机世界报•2004.10
[2] 郭伟•数据通道控制技术与安全隔离•赛迪网•2004
[3] 万平国•网络隔离与网闸•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4] 李志鹏•网络安全:物理隔离走向安全隔离•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12•
[5] 王献冰•网络安全新技术:网络隔离•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4
[6] 钟力•物理隔离三步曲•网络世界•2004.3
[7] NSC•动态物理隔离系统•计算机安全•2005.1
[8] 朱明波•中庸之道与安全隔离•天行网安•2002.9
[9] Mark Joseph Edwards•企业级隔离技术•安全焦点•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