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文学硕士学位论文).rar

RAR格式版权申诉手机打开展开

论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文学硕士学位论文),41页30622字文学硕士学位论文论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classified index: university code: u.d.c:no: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学界对佛教艺术以及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置于佛教文化史的背景之下,意在通过...
编号:75-34088大小:505.60K
分类: 论文>体育/艺术论文

该文档为压缩文件,包含的文件列表如下:

内容介绍

原文档由会员 你找到了论文 发布

论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41页

30622字

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

Classified Index: University Code:
U.D.C: NO: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学界对佛教艺术以及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置于佛教文化史的背景之下,意在通过对佛教艺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特点及其兴盛衰败动因的历史考察,归纳出龙门石窟在佛教和社会大背景下所形成的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韵味,揭示其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佛教在我国从传入到发展、兴盛的历史动因,认为佛教的发展、历史条件的催化,使得佛教文化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特殊种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沿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轨迹,遍布全国。其次,通过对佛教造像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审美特征的认识,并以对龙门石窟观摩及历史文献记载为依据,探究其繁荣兴盛的历史背景。再次,从佛教对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影响出发,将龙门石窟发展演变分层断代进行分析。最后,将着眼点放在对龙门石窟佛教造像独特的艺术特色的深入讨论,注重佛教的发展对造像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佛教造像艺术的世俗化,与整个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相伴随行。通过对佛教造像艺术特色的研究,总结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教 龙门石窟 造像 艺术特色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Buddhism and Longmen Grottoes Buddhism statuary art. The author put Longmen Grottoes Buddhism statuary ar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ddhism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distinctive artistic feature and the cultural flavor of Longmen Grottoes as well as to reveal its historical role as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by doing research into its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motivation of its prosperous and deterioration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Firs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moti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ous of Buddhism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historical angel. In the author’s opinion,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nd the motivation of historic condition that has made the culture of Buddhism come into being and become one noticeable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ddhist grotto art and culture as a special type,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sencondly, the thesis penetrates into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and the record of Longmen Grottoes Buddhism statuary art.Thirdly,through the Buddhist Sculptures art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standing,and the Longmen Grottoes and watch the basis of documented history, look in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Finally, the focus is placed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 of the distinc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ongmen Grottoes Buddhism statuary art,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eff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on statuary art.

Key words: Buddhism; Longmen Grottoes; statuary ; artistic feature



目 录
引 言 1
第1章 佛教影响石窟艺术的历史渊源 2
1.1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 2
1.2石窟艺术在佛教艺术创作中的特殊地位 3
1.3 我国古代石窟的分布情况 4
第2章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兴起 6
2.1 佛教造像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6
2.2佛教石窟艺术的审美特征 8
2.3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兴起 12
2.3.1龙门石窟的地理环境 12
2.3.2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兴起的历史背景 14
第3章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 17
3.1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对龙门石窟佛教艺术创作的影响 17
3.2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早期 18
3.3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中期 19
3.4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晚期 21
第4章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之艺术特色 24
4.1龙门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25
4.2龙门石窟佛教壁画之艺术成就 29
4.3龙门石窟佛教造像之艺术特色 29
结 论 35
参考文献 36
附图索引 38
致 谢 41




引 言
自汉代以来,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从传入到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其博大精深的佛理,宽容救世的精神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且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不可小觑的促进、推动作用。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常与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应运而生的佛教艺术在我国的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佛教石窟艺术便是佛教艺术中最具特点的一个门类。了解中国石窟艺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佛教的发展和变化,而从佛教艺术的特点中又可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了解到当时的佛教发展状况。
本文着重研究的是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作为与敦煌莫高窟和大同云冈石窟齐名的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持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其题材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是佛教艺术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极具研究价值。从龙门石窟各个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特色中我们不难发现,佛教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它作为统治阶级维护其利益、麻痹劳动人民的工具,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个特殊的历史土壤中,逐渐成长、盛行,成为具有中国民族化、世俗化的一门特殊文化。龙门石窟在各个时代的艺术特色,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印度佛教雕塑,到慢慢有自己的特色,日益民族化,艺术地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中国情趣和中国作风,它不仅记载了我国的绘画、雕塑的成就,也同时作为一本造型书籍,记载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是佛教艺术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的活标本。


参考文献
1、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范瑞华《中国佛教美术渊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年版
4、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吴为山、王月清主编《中国佛教文化艺术》,[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6、张立文主编《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张育英《中国佛道艺术》,[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8、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3、李海涛《承德佛像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陈旭光《艺术之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5、李翎《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16、赵声良《敦煌壁画风景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7、金申《佛像的鉴藏与辨伪》,[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18、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19、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20、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徐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23、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王逊《中国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25、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6、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7、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28、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9、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版
30、高寿仙《中国宗教礼俗——传统中国人的信仰系统及其实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1、洪丕谟、姜玉珍《佛教生活风情》,[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版
32、高过藩《中国民俗探微》,[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