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智能节点设计.doc
约72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can智能节点设计,4.9万字 72页摘要1983年,德国bosch开始研究新一代的汽车总线。1986年,第一颗can-bus芯片交付应用,1991年由德国bosch公司发布can2.0规范,1993年国际标准iso11898正式出版,1995年iso11898进行了扩展从而能够支持29位。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郑浩然 发布
4.9万字 72页
摘 要
1983年,德国BOSCH开始研究新一代的汽车总线。1986年,第一颗CAN-bus芯片交付应用,1991年由德国BOSCH公司发布CAN2.0规范,1993年国际标准ISO11898正式出版,1995年ISO11898进行了扩展从而能够支持29位。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CAN总线作为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CAN总线采用了多主竞争式总线结构,具有多主站运行、分散仲裁以及广播通信等特点,因此CAN总线上任意节点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不分主次,实现各节点间的自由通信。CAN总线协议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技术比较成熟,性价比高。 本论文在研究CAN通信协议之后,给出了一种基于MCP2510控制器的CAN智能节点的设计方法。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基于MCP2510控制器的CAN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的实现,对硬件电路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出了说明;其次对IAR Embedded Workbench编译环境进行了简单介绍,描述了MCP2510.h的各个函数的功能及设计了ms级的延时程序,并给出了该智能节点的环回模式和正常模式的软件设计流程;论文最后完成了上位机测试软件的设计,并给出了波特率计算软件的设计原因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CAN总线;智能节点;MCP2510; 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shows a designing method of CAN intelligent node based on MCP2510 controller, after researching the CA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ing method of hardware circuit of the CAN intelligent node, and emphasizes the problems possibly coming forth. Secondly, IAR Embedded Workbench compiling environment i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functions in MCP2510.h are introduced, and ms level delay program is designed,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flow of the intelligent node working in loop-back mode and normal mode. Finally, the PC test software is designed, and the reason and idea of designing the baud rate calculating software is introduced.
Keywords: CAN bus; Intelligent node; MCP2510; Design
目 录
1 绪论
2 CAN总线的通信协议
2.1 CAN节点的层结构
2.2 CAN总线的通信协议简介
3 CAN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3.1 CAN总线的系统构成
3.2 电源电路的设计
3.2.1 5V电源及3.3V电源电路
3.2.2 电源隔离电路设计
3.3 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
3.3.1 MSP43012X单片机简介
3.3.2系统时钟的设置 20
3.3.3 USART功能模块 21
3.3.4 单片机电路的设计 22
3.4 CAN控制器外围电路的设计 23
3.4.1 MCP2510的简介 23
3.4.2 SPI指令 25
3.4.3 工作模式 27
3.4.4 MCP2510外围电路设计 28
3.5 光藕外围电路设计 28
3.6 CAN收发器外围电路设计 29
4 CAN智能节点的软件设计 30
4.1 IAR Embedded Workbench简介
4.2 MCP2510头文件的设计 32
4.3 延时子程序的设计 33
4.4 主程序设计 33
4.4.1 环回模式下主程序的设计 33
4.4.2 正常模式下主程序的设计 35
5 上位机测试软件及波特率计算软件的设计 36
5.1上位机测试软件的设计 36
5.1.1 通信控件MSComm 36
5.1.2 上位机测试软件设计 37
5.2波特率计算软件的设计 38
6 结论 42
6.1 本课题所做的工作
6.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致 谢
参考文献
摘 要
1983年,德国BOSCH开始研究新一代的汽车总线。1986年,第一颗CAN-bus芯片交付应用,1991年由德国BOSCH公司发布CAN2.0规范,1993年国际标准ISO11898正式出版,1995年ISO11898进行了扩展从而能够支持29位。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CAN总线作为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CAN总线采用了多主竞争式总线结构,具有多主站运行、分散仲裁以及广播通信等特点,因此CAN总线上任意节点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不分主次,实现各节点间的自由通信。CAN总线协议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技术比较成熟,性价比高。 本论文在研究CAN通信协议之后,给出了一种基于MCP2510控制器的CAN智能节点的设计方法。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基于MCP2510控制器的CAN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的实现,对硬件电路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出了说明;其次对IAR Embedded Workbench编译环境进行了简单介绍,描述了MCP2510.h的各个函数的功能及设计了ms级的延时程序,并给出了该智能节点的环回模式和正常模式的软件设计流程;论文最后完成了上位机测试软件的设计,并给出了波特率计算软件的设计原因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CAN总线;智能节点;MCP2510; 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shows a designing method of CAN intelligent node based on MCP2510 controller, after researching the CA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ing method of hardware circuit of the CAN intelligent node, and emphasizes the problems possibly coming forth. Secondly, IAR Embedded Workbench compiling environment i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functions in MCP2510.h are introduced, and ms level delay program is designed,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flow of the intelligent node working in loop-back mode and normal mode. Finally, the PC test software is designed, and the reason and idea of designing the baud rate calculating software is introduced.
Keywords: CAN bus; Intelligent node; MCP2510; Design
目 录
1 绪论
2 CAN总线的通信协议
2.1 CAN节点的层结构
2.2 CAN总线的通信协议简介
3 CAN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3.1 CAN总线的系统构成
3.2 电源电路的设计
3.2.1 5V电源及3.3V电源电路
3.2.2 电源隔离电路设计
3.3 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
3.3.1 MSP43012X单片机简介
3.3.2系统时钟的设置 20
3.3.3 USART功能模块 21
3.3.4 单片机电路的设计 22
3.4 CAN控制器外围电路的设计 23
3.4.1 MCP2510的简介 23
3.4.2 SPI指令 25
3.4.3 工作模式 27
3.4.4 MCP2510外围电路设计 28
3.5 光藕外围电路设计 28
3.6 CAN收发器外围电路设计 29
4 CAN智能节点的软件设计 30
4.1 IAR Embedded Workbench简介
4.2 MCP2510头文件的设计 32
4.3 延时子程序的设计 33
4.4 主程序设计 33
4.4.1 环回模式下主程序的设计 33
4.4.2 正常模式下主程序的设计 35
5 上位机测试软件及波特率计算软件的设计 36
5.1上位机测试软件的设计 36
5.1.1 通信控件MSComm 36
5.1.2 上位机测试软件设计 37
5.2波特率计算软件的设计 38
6 结论 42
6.1 本课题所做的工作
6.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致 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