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doc

约8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页数:8字数:10888 ——山东村庄兼并现象考察 村落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自发聚居形成的农村社区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以 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动方式、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编号:10-58757大小:43.00K
分类: 论文>其他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


页数:8 字数:10888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 ——山东村庄兼并现象考察
村落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自发聚居形成的农村社区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以 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动方式、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劳动力 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自然村落的萎缩乃至消失将成历史 的必然。这是现代化所推动的重要社会变迁。近几年来,随着山东农村商品经济的迅 速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富村和强企业兼并穷村、弱村的 现象。最近,我们对山东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烟台、威海、淄博等地农村的富村或强 乡镇企业兼并穷村的现象进行了典型调查,认为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在现 代化进程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 向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兼并动因 村庄兼并现象在山东起始于80年代的中后期,目前正从东部发达的沿海地区逐 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这种现象出现和发展的动因是: (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膨胀。村庄兼并现象首先在山东沿海发达地区出现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乡镇企业特别发达,一些富村和强企业不满足于自己的 发展空间,有继续扩张和膨胀的需要。如龙口市东江镇的前宋村,原来只是一个仅有 1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不到1000口人的小山村。80年代以来,他们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到1994年,已拥有企业20多个,固定资产规模达6亿多元 。1992年,该村以村办企业联合为基础,成立了南山集团公司,设立了村级党委 ,南山集团进入了全国500家最大村办企业行列。该村有膨胀发展的需要,而土地 资源、水资源都非常短缺,因此便主动提出兼并周围几个比较贫困的山村。可以说, 这种兼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村与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凡是发生村庄兼并的地方,一般都具有兼并 方与被兼并方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特点,双方能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如淄博市博 山区域城镇的岜山村,靠发展乡镇企业致富,1994年全村总资产达到10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8亿元,完成社会总产值10.5亿元,实现利税8400万元。村企 业万通达集团公司1994年名列全国500佳乡镇企业第7名。而与之相邻的辛庄 、刁虎、袁家等几个村,则比较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岜山村有扩张土地规模,吸收 劳动力的需要,而其他几个穷村有依靠富村脱贫致富的愿望,村庄兼并就成为必然趋 势。 (三)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源流动与重组提出新要求。 村落的形成是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的产物,其拥有的土地等资源长期固化,难以 流动。而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