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几点认识.doc
约10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几点认识,页数:10字数:7749内容提要:农村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现象进行正确评价,是制定有关区域、城乡、阶层政策的基础。评价的出发点应当是客观现实、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我国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位置。?一?改革十几年...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几点认识
页数:10 字数:7749
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几点认识
内容提要:农村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现象进行正确评价,是制定有关区域、城乡、阶层政策的基础。评价的出发点应当是客观现实、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我国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位置。?一?改革十几年来,随着需求增长和利益驱动,中国农村发展在经济总量、人均产值、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并呈东、中、西地区梯度递减趋势。?1.社会总产值、经济效益及增长幅度地区差距明显。?从区域发展来看,自80年代至今全国基本上保持了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中西部地区依次相对滞后的格局。受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差距扩大的影响,三大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初期的1980年,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792.12亿元,其中东、中、西部农村社会总产值分别为1378.96亿元、933.74亿元和479.4亿元。三大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之比为2.88:1.95:1(以西部地区为1,以下同),可见农村不同地区发展差异旱已有之。到1994年,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为61347.45亿元(现价),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为39140.95亿元;15104.24亿元;6229.26亿元。三大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总量之比扩大为6.28:2.42:1,东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93年,我国三大地区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的经率为2.97:1.37:1,其中农业人均总产值三地区的比率为1.47:1.16:1,非农产业人均产值比率为4.93:1.51:1,说明东西部大量家产业人均产值差距大于农业人均产值的差距。从农业生产效率看,东部也高于西部。1993年我国农业人口为92173万人,东、中、西三大地区各占约53%、31%和16%;全国实有耕地面积共有9510.1万公顷,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占41.32%、43.62%和15.06%;但是当年我国农村农牧渔业总产值为
页数:10 字数:7749
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几点认识
内容提要:农村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现象进行正确评价,是制定有关区域、城乡、阶层政策的基础。评价的出发点应当是客观现实、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我国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位置。?一?改革十几年来,随着需求增长和利益驱动,中国农村发展在经济总量、人均产值、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并呈东、中、西地区梯度递减趋势。?1.社会总产值、经济效益及增长幅度地区差距明显。?从区域发展来看,自80年代至今全国基本上保持了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中西部地区依次相对滞后的格局。受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差距扩大的影响,三大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初期的1980年,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792.12亿元,其中东、中、西部农村社会总产值分别为1378.96亿元、933.74亿元和479.4亿元。三大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之比为2.88:1.95:1(以西部地区为1,以下同),可见农村不同地区发展差异旱已有之。到1994年,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为61347.45亿元(现价),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为39140.95亿元;15104.24亿元;6229.26亿元。三大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总量之比扩大为6.28:2.42:1,东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93年,我国三大地区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的经率为2.97:1.37:1,其中农业人均总产值三地区的比率为1.47:1.16:1,非农产业人均产值比率为4.93:1.51:1,说明东西部大量家产业人均产值差距大于农业人均产值的差距。从农业生产效率看,东部也高于西部。1993年我国农业人口为92173万人,东、中、西三大地区各占约53%、31%和16%;全国实有耕地面积共有9510.1万公顷,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占41.32%、43.62%和15.06%;但是当年我国农村农牧渔业总产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