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doc

约21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页数:21字数:16853流动民工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学的参与推动了流动民工研究的地进一 步深化。本文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流动民工的生活状况、流动民工的社会分 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使读才在把握民工的一般“自然”状况的同时,也进一步...
编号:10-59334大小:71.00K
分类: 论文>其他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页数:21 字数:16853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流动民工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学的参与推动了流动民工研究的地进一 步深化。本文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流动民工的生活状况、流动民工的社会分 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使读才在把握民工的一般“自然”状况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 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从事社会流动研究的同行来说本文亦不乏借鉴与启示之功用。?
近年来,“流动民工”成了学术界、政策研究部门和新闻界谈论和研究的热点。1984年以前 的改革初期,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乡镇企业,其主要特点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被誉为中国式的独特的城市化道路。1984年,为了加强城市 的副食品供给,国家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允许其自理口粮到城市落户,从此拉开农民 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的序幕。1985-1990年,从农村迁出的总人数还只有约335万,而同期乡 镇企业新吸纳的农村劳动力为2286万人,乡镇企业仍是农民在职业上“农转非”的主渠道。 1990-1994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根据近两年多项大规模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外出打工的 流动民工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平均在15R%左右,据此推算1995达到6600多万人,同期乡 镇企业新吸纳农村劳动力2754万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开始下降,而进城流动 民工的人数仍在快速增加。民工潮的形成引起一喜一忧,乐观的看法是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有 了新的渠道,悲观的看潮城市由此而潜伏着稳定的因素。民工潮究竟是忧是喜,亦乎喜忧参 半,实际上主要应当看这部分人能否最终融入城市生活,并在城市中确立合适的社会地位。 ? 一、作为社会流动的民工流动? 1?1劳动力流动和社会流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视角? 劳动力流动与社会流动的区别,实际上是经济学研究视角与社会学研究视角的区别,在经济 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中,有两个著名的经典理论:一个是早期的所谓“推拉理论”(Pus h and Pull theory),即认为从农村向城镇的劳动力迁移可能是因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而形 成的“拉力”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推力”造成的,后来哈 里斯-托达罗的迁移模型对这一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该模型假定劳动力迁移主要取决于城乡 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比较(Todaro,1969);另一个是以刘易期的二元经济理论为先导,后经许 多经济学家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两部门理论”(Two Sectors Theory),旨在证明剩余劳动力 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的工业部门的人口转移,正是整个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的自身特 点*Lewis,1954)。这两种理论的前提假设几乎是共同的,即农业部门是生产函数呈收益递减 的经济部门,城市工业部门则具有相对较高的生活率和利润率,因而滞留在农村的边际生产 率等于或接近零值的剩余劳动力,具有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内在冲动。后来经济学在这方 面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完善和精细化验,如把城市经济进一步划分为“传统经济” 和“现代经济”,或者“正式经济”和“非正式经济”,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是向城市 的小型零散的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城市传统经济或非正式经济部门转移,然后再向现代化部 门或正式部门转移。这方面较新的研究成果是把交易费用的概念引入对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 益分析。? 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的概念比“劳动力流动”更为宽泛,并不仅限于对劳动力流动机制 的考察。最早专门研究社会流动的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把社会流动定义为社会位置(Social position)的转移,具体分为社会位置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Sorokin,1927),以后的研究 又有结构性流动和循环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等分类。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的研究可以 分为美国传统和欧洲大陆传统。美国传统是在二次大战以后形成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机 会平等”和“个人奋斗”成为一种美国的意识形态,社会学对社会流动的经验研究和国际比 较研究也形成了这样一种假设,即认为现代的“自由社会”是“机会平等”的社会,因而每 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导致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社会位置的不同是由 于个人素质的不同,特别是教育和技能的差别Lipset and Bendix,1959)。欧洲大陆传统则 由于其长远的争取公民权的民主化历史而更加强调法律平待和社会结构的作用,即认为社会 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从“礼俗社会”网络向“法理社会”网络转变,或从“机械团结”网络 向“有机团结”网络的转变,是造成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而人们社会位置和社会地位的不 同主要是一种超越个人选择的结构性安排。这种传统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于有的学者在 发现新的调查结果时,也只能划分出区别于“结构性流动”的“净流动”(Bertaus,1969)。 60年代初,安德森根据经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