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doc
约11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页数:11字数:9318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本文就浙江省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做些探讨。?一、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新中国成立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Facebook 发布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
页数:11 字数:9318
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本文就浙江省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做些探讨。?一、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新中国成立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浙江省同全国一样,第三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基本上处于被抑制状态,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这样。从产值构成看,1978年,浙江农村社会总产值98.72亿元,而以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仅5.15亿元,仅占5.2%;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率不到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1984年开始,农村在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纷纷扩大生产范围,寻求致富门路,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力转向第三产业。1992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同年11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浙江省各级领导对发展第三产业,也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制订了发展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1992年的情况分析,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入1553.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18.2%,第二产业占71.4%,第三产业占10.4%。同1984年比较,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2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3个百分点。从劳力就业结构看,1992年全省农村共有劳力2099.38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63.8%,比1984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21.3%,比1984年增加0.3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9.3%,比1984年增加了5.3个百分点。浙江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地域广阔性改革初期,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在摆脱抑制状态以后,一开始就突破了封闭的地域范围,呈现跨村、跨乡、跨省乃至跨国活动的趋势,这与农业和农村工业的地域狭窄性形成鲜明对照。80年代初期,温州率先形成的十大产销基地,就有11万从事第三产业的购销人员,跑遍全国各地,采购原料、推销产品、传递信息,为当地乡镇集体工业和家庭工业服务,同时
页数:11 字数:9318
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本文就浙江省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做些探讨。?一、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新中国成立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浙江省同全国一样,第三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基本上处于被抑制状态,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这样。从产值构成看,1978年,浙江农村社会总产值98.72亿元,而以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仅5.15亿元,仅占5.2%;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率不到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1984年开始,农村在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纷纷扩大生产范围,寻求致富门路,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力转向第三产业。1992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同年11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浙江省各级领导对发展第三产业,也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制订了发展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1992年的情况分析,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入1553.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18.2%,第二产业占71.4%,第三产业占10.4%。同1984年比较,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2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3个百分点。从劳力就业结构看,1992年全省农村共有劳力2099.38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63.8%,比1984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21.3%,比1984年增加0.3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9.3%,比1984年增加了5.3个百分点。浙江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地域广阔性改革初期,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在摆脱抑制状态以后,一开始就突破了封闭的地域范围,呈现跨村、跨乡、跨省乃至跨国活动的趋势,这与农业和农村工业的地域狭窄性形成鲜明对照。80年代初期,温州率先形成的十大产销基地,就有11万从事第三产业的购销人员,跑遍全国各地,采购原料、推销产品、传递信息,为当地乡镇集体工业和家庭工业服务,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