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doc
约12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页数:12字数:14119 内容提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公共政策尤其如此。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有用的,但是需要成本的。公共政策要有效,就要根据需要和经济原则投资于信息。政策实践信息具有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三大特征,制度分析的任务就是着眼于有效的公共政策这一目标,来尽可能运用各种制度安排...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Facebook 发布
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
页数:12 字数:14119
内容提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公共政策尤其如此。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有用的,但是需要成本的。公共政策要有效,就要根据需要和经济原则投资于信息。政策实践信息具有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三大特征,制度分析的任务就是着眼于有效的公共政策这一目标,来尽可能运用各种制度安排来减少政策的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的危害。最后,论文针对性地分析了时空信息与科学信息不对称、一般信息不对称对于公共政策实践的挑战及其制度分析的一般思路。 在信息时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信息密切相关。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除了局部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世界之外,大部分世界已经成为信息的世界了。我们生活在某个地方,有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我的心在跳动,我的声音能够被其他人听到,我没有工作证,也没有身份证,人们喊我的小名,一听我的声音就知道我是谁,也知道我的偏好和习性,具有什么才能,我也可以感觉到自己物理地存在于一个物理的世界当中。在这样的传统社会中,我的存在可能仅此而已。但是在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每一个人的存在和生活,实际上都是一个实在的信息世界之中:大多数人用我的名字来认识我,相当多的人可能只知我名不知我人,我是毛寿龙,有身份证,有工作证,各种各样的学位证书,工作证,护照,有许多专著和论文表明我是研究公共政策与政府治道问题的,是一个学者;我周围的绝大多数人我都是不认识的,我不认识他们的脸、声音和身形,不知道他们干什么,更不了解他们的各种各样的证件,而我所认识的人,我却很少见到他们,经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才能知道他们还存在。我通过大量的书籍,通过网络,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尽管我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往往用锁和防盗门、电子密码以及相关的法律才得以存在。这就是信息时代的我,也是信息时代的我以及每一个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信息问题开始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人们也逐渐习惯于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因特网成为信息问题的最为热门的话题。1999年是中国政府上网年,有关电子政府的话题成为媒体操作的对象。但是,信息是什么呢?它是不是就是计算机化或者电子化呢?信息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关系如何? 无疑,信息在公共政策中的地位是毋庸质疑的,但是信息决不是信息高速公路,或者计算机。信息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它的问题也决不仅仅在电子化方面。电子化使得传统社会以更快的速度走向信息社会,但它本身只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技术基础。本文将抛开目前流行的热门话题,重新审视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的特征及其与公共政策分析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投资于信息的原则、政策实践信息的特征、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不对称与政策博弈格局等问题。 一、信息、知识与公共政策 信息,就是音信,消息,从客观方面来说,它是客观的状况;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说,它是我们有关某种客观状况的认识,这种认识一旦为人所拥有,就成为人所拥有的知识。因为这一缘故,人们实际上把信息、知识看作一回事,或者认为知识既包括有关人们较为高级的认识,即技术的知识,以及有关属性的知识,即通常所说的信息问题。1998/1999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就是这样界定知识的。[1]当然,要非常准确地界定知识与信息,并区别这两者,也是可能的,比如我们可以把信息当作一种客观的东西,它只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状况。而把知识当作是人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世
页数:12 字数:14119
内容提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公共政策尤其如此。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有用的,但是需要成本的。公共政策要有效,就要根据需要和经济原则投资于信息。政策实践信息具有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三大特征,制度分析的任务就是着眼于有效的公共政策这一目标,来尽可能运用各种制度安排来减少政策的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的危害。最后,论文针对性地分析了时空信息与科学信息不对称、一般信息不对称对于公共政策实践的挑战及其制度分析的一般思路。 在信息时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信息密切相关。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除了局部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世界之外,大部分世界已经成为信息的世界了。我们生活在某个地方,有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我的心在跳动,我的声音能够被其他人听到,我没有工作证,也没有身份证,人们喊我的小名,一听我的声音就知道我是谁,也知道我的偏好和习性,具有什么才能,我也可以感觉到自己物理地存在于一个物理的世界当中。在这样的传统社会中,我的存在可能仅此而已。但是在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每一个人的存在和生活,实际上都是一个实在的信息世界之中:大多数人用我的名字来认识我,相当多的人可能只知我名不知我人,我是毛寿龙,有身份证,有工作证,各种各样的学位证书,工作证,护照,有许多专著和论文表明我是研究公共政策与政府治道问题的,是一个学者;我周围的绝大多数人我都是不认识的,我不认识他们的脸、声音和身形,不知道他们干什么,更不了解他们的各种各样的证件,而我所认识的人,我却很少见到他们,经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才能知道他们还存在。我通过大量的书籍,通过网络,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尽管我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往往用锁和防盗门、电子密码以及相关的法律才得以存在。这就是信息时代的我,也是信息时代的我以及每一个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信息问题开始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人们也逐渐习惯于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因特网成为信息问题的最为热门的话题。1999年是中国政府上网年,有关电子政府的话题成为媒体操作的对象。但是,信息是什么呢?它是不是就是计算机化或者电子化呢?信息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关系如何? 无疑,信息在公共政策中的地位是毋庸质疑的,但是信息决不是信息高速公路,或者计算机。信息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它的问题也决不仅仅在电子化方面。电子化使得传统社会以更快的速度走向信息社会,但它本身只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技术基础。本文将抛开目前流行的热门话题,重新审视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的特征及其与公共政策分析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投资于信息的原则、政策实践信息的特征、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不对称与政策博弈格局等问题。 一、信息、知识与公共政策 信息,就是音信,消息,从客观方面来说,它是客观的状况;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说,它是我们有关某种客观状况的认识,这种认识一旦为人所拥有,就成为人所拥有的知识。因为这一缘故,人们实际上把信息、知识看作一回事,或者认为知识既包括有关人们较为高级的认识,即技术的知识,以及有关属性的知识,即通常所说的信息问题。1998/1999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就是这样界定知识的。[1]当然,要非常准确地界定知识与信息,并区别这两者,也是可能的,比如我们可以把信息当作一种客观的东西,它只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状况。而把知识当作是人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