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民间“游龙活动”考察报告.DOC
约11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浙江省乐清市民间“游龙活动”考察报告,页数:11字数:11936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龙所展示的独特形态,蕴藏着中华文明中最奇妙、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它诞生之日起已与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在中华神州大地各处民间的“游龙灯”活动中便可略知一二。去年笔者有幸了解到浙江省乐清地区民间仍保存着“游龙灯”习俗,且...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Facebook 发布
浙江省乐清市民间“游龙活动”考察报告
页数:11 字数:11936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龙所展示的独特形态,蕴藏着中华文明中最奇妙、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它诞生之日起已与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在中华神州大地各处民间的“游龙灯”活动中便可略知一二。
去年笔者有幸了解到浙江省乐清地区民间仍保存着“游龙灯”习俗,且“龙灯”形质特异,别具风格,便于2001年8月21日至24日,2002年2月20日至3月1日,先后两次独自深入该处,针对此事分别对乐清市乐城镇的石马村、田垟村,象阳镇的下渎朱村、坢垟后横村等地进行了田野考察。
八载难逢 赏龙灯
今年正月初九(2月20日)上午,我打电话给去年采访时认识的龙船灯制作传人、77岁的倪集华先生,得知他负责制作的两只“首饰龙”将参加石马村的“游龙活动”,便匆匆赶往石马村,进行调查和采访。
石马南村(见附图一)大部分人姓张,离乐清市政府所在地乐城镇很近,我是坐人力三轮车去的,约45分钟,车子停在石马村村口。一路打听,很快找到了祠堂—— “张氏大宗”。祠堂里约有20来位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的男性公民,大都在闲谈休憩。档龙(见附图二、三、四)、首饰龙(见附图五)、平龙(见附图六、七)(首饰龙、平龙是倪集华先生制作的)就放在天井里,首饰龙在中间,头正对着祠堂内的祖宗像,左边是平龙,右边是档龙,龙头都一色朝向堂内。这种朝向和后几天看到的到各家“游龙,挂长红”时的摆放及“杨氏大宗”内的摆放都是一致的,似乎是个规矩。
有几个村民带着孩子在看首饰龙,但很少有人关注平龙和档龙。虽然去年我在图片中见过这些龙,但当我真真切切与“他”四目相视时,着实令我对龙的制作工艺大为惊叹。与新制的首饰龙、平龙相比,档龙显得有些苍老,披着历史的风尘,静静的停靠在一旁。在三者中,我决定先拜访这位“老者”。这里需要解释以“档”修饰龙的档龙是什么意思,《辞海》没有“档龙”,只有“档”的释义曰“横木的框格”, 档龙的特点是龙身体部分由一条条厚薄不同的木质的框格即“档”或者“档板”连接而成一体,所以长度达18米,和有些地方用板凳连接龙身,要多长有多长的“板凳龙”在材质和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据在场的村民介绍,这条档龙,约有50年的历史,主要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雄武生威,龙口开处吐球吞珠,龙眼神光炯炯,触须翘然伸展,栩栩如生,活龙活现。龙头、龙尾上配有木制的立体旗杆,牌坊及具备飞檐、拱斗、透空倒栏和栏杆龙柱的亭台楼阁,亭内摆放着小型圆雕戏曲人物,如“甘露寺招亲”、“郭子仪拜寿”、“姜子牙挂帅”等,层次分明,工艺精巧,镂雕、浮雕、圆雕和漆绘兼施。龙身由一条条厚薄不同的“档”和平面浮雕花鸟山水图案的“档板”连接而成。在板与板的连结处以立体圆雕戏曲人物的座柄为栓。档板上装篝灯(亦称“太平灯”)和旗杆,杆系三角小旗和铜铃。档身下装木柄,供握持负行。整条“档龙”一律漆以朱红、贴以金箔或红、黄、蓝、绿、紫各种颜色
页数:11 字数:11936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龙所展示的独特形态,蕴藏着中华文明中最奇妙、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它诞生之日起已与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在中华神州大地各处民间的“游龙灯”活动中便可略知一二。
去年笔者有幸了解到浙江省乐清地区民间仍保存着“游龙灯”习俗,且“龙灯”形质特异,别具风格,便于2001年8月21日至24日,2002年2月20日至3月1日,先后两次独自深入该处,针对此事分别对乐清市乐城镇的石马村、田垟村,象阳镇的下渎朱村、坢垟后横村等地进行了田野考察。
八载难逢 赏龙灯
今年正月初九(2月20日)上午,我打电话给去年采访时认识的龙船灯制作传人、77岁的倪集华先生,得知他负责制作的两只“首饰龙”将参加石马村的“游龙活动”,便匆匆赶往石马村,进行调查和采访。
石马南村(见附图一)大部分人姓张,离乐清市政府所在地乐城镇很近,我是坐人力三轮车去的,约45分钟,车子停在石马村村口。一路打听,很快找到了祠堂—— “张氏大宗”。祠堂里约有20来位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的男性公民,大都在闲谈休憩。档龙(见附图二、三、四)、首饰龙(见附图五)、平龙(见附图六、七)(首饰龙、平龙是倪集华先生制作的)就放在天井里,首饰龙在中间,头正对着祠堂内的祖宗像,左边是平龙,右边是档龙,龙头都一色朝向堂内。这种朝向和后几天看到的到各家“游龙,挂长红”时的摆放及“杨氏大宗”内的摆放都是一致的,似乎是个规矩。
有几个村民带着孩子在看首饰龙,但很少有人关注平龙和档龙。虽然去年我在图片中见过这些龙,但当我真真切切与“他”四目相视时,着实令我对龙的制作工艺大为惊叹。与新制的首饰龙、平龙相比,档龙显得有些苍老,披着历史的风尘,静静的停靠在一旁。在三者中,我决定先拜访这位“老者”。这里需要解释以“档”修饰龙的档龙是什么意思,《辞海》没有“档龙”,只有“档”的释义曰“横木的框格”, 档龙的特点是龙身体部分由一条条厚薄不同的木质的框格即“档”或者“档板”连接而成一体,所以长度达18米,和有些地方用板凳连接龙身,要多长有多长的“板凳龙”在材质和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据在场的村民介绍,这条档龙,约有50年的历史,主要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雄武生威,龙口开处吐球吞珠,龙眼神光炯炯,触须翘然伸展,栩栩如生,活龙活现。龙头、龙尾上配有木制的立体旗杆,牌坊及具备飞檐、拱斗、透空倒栏和栏杆龙柱的亭台楼阁,亭内摆放着小型圆雕戏曲人物,如“甘露寺招亲”、“郭子仪拜寿”、“姜子牙挂帅”等,层次分明,工艺精巧,镂雕、浮雕、圆雕和漆绘兼施。龙身由一条条厚薄不同的“档”和平面浮雕花鸟山水图案的“档板”连接而成。在板与板的连结处以立体圆雕戏曲人物的座柄为栓。档板上装篝灯(亦称“太平灯”)和旗杆,杆系三角小旗和铜铃。档身下装木柄,供握持负行。整条“档龙”一律漆以朱红、贴以金箔或红、黄、蓝、绿、紫各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