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避孕方法及生殖健康问题研究.doc

约19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中国避孕方法及生殖健康问题研究,页数:19字数:20570  7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的生育率发生了极其显著的下降。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根据生育率的中间变量原理,这种下降则主要是由于避孕方法的全面普及,其次还有人工流产、晚婚等因素的作...
编号:10-60076大小:61.00K
分类: 论文>其他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Facebook 发布

中国避孕方法及生殖健康问题研究


页数:19 字数:20570


  7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的生育率发生了极其显著的下降。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根据生育率的中间变量原理,这种下降则主要是由于避孕方法的全面普及,其次还有人工流产、晚婚等因素的作用。深入了解中国育龄夫妇避孕方法的使用历史和现状,探讨人们对避孕方法进行选择和使用的趋势,对开展“知情选择”,提高避孕有效率,推进优质服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殖健康则是近年来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一个新概念,实际上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早在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之前,中国政府就已经表明了其计划生育工作方法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意向和决心,强调要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向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积极履行自己在这次大会上作出的承诺,在计划生育的管理、培训、服务系统以及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与生殖健康有关的实践和研究活动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从近年来国内所发表的与生殖健康有关的研究成果来看,如果说开始阶段的研究和讨论比较强调概念的话,那么近期的研究则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与80年代初期对生育率的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在对生殖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时,更加注重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密切注视着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从而使有关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口避孕方法研究
(一)避孕方法的分类 1982年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将中国夫妇所使用的避孕方法划分为9类:女性绝育、男性绝育、宫内节育器、口服药、避孕针、避孕套、外用药、体外排精、其他方法。 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将中国夫妇所使用的避孕方法详细地划分为27类:输精管结扎、输精管粘堵、输精管栓堵、输卵管结扎、输卵管粘堵、输卵管栓堵、输卵管银夹法、宫内节育器、口服长效避孕药、口服短效避孕药、口服速效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植、避孕套、子宫帽、阴道隔膜、避孕膏、避孕栓、避孕片、外用避孕药膜、安全期、体外排精、压迫尿道、自然避孕、中草药、交替使用几种短效避孕法、其他避孕法(梁济民 1993)。 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将避孕方法划分为7类:男性绝育、女性绝育、宫内节育器、口服或注射药、避孕套、外用药、其他避孕方法(蒋正华 1996)。 1997年9月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将避孕方法划分为8类:男性绝育、女性绝育、皮下埋植、宫内节育器、口服或注射药、避孕套、外用药、其他避孕方法。 1998年7月,由中国和联合国人口基金合作进行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所包括的32个县基线调查,将避孕方法划分为9类:男性绝育、女性绝育、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避孕套、口服药、避孕针、避孕膏/膜、其他避孕方法(李伯华 1999)。 从上述各次调查对避孕方法的分类来看,即使将1988年生育率调查中的详细分类除外,其他几次调查对避孕方法的分类也不一致。当然,这种不一致主要是对各种使用率较低避孕方法的分类缺乏“标准化”的反映,其次也反映出近年来某些新型避孕方法的发展,如皮下埋植。 (二)避孕率及避孕方法构成的变化 自70年代初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以来,中国育龄夫妇的避孕使用率及避孕方法构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全国水平上,有偶育龄妇女的避孕率已经从1982年的70.9%提高到1997年的85.3%,后者已达到世界高避孕率地区北欧国家的水平。 1982年,中国育龄夫妇的避孕方法构成情况是:男性绝育占10.0%,女性绝育占25.4%,宫内节育器占50.2%,口服药和针剂占8.4%,避孕套占2.0%,其他方法占4.0%。 1988年,中国育龄夫妇的避孕方法构成情况是:男性绝育占11.0%,女性绝育占38.2%,宫内节育器占41.5%,口服药和针剂占4.9占%,避孕套占2.7%,其他方法占1.7%。 1992年,中国育龄夫妇的避孕方法构成情况是:男性绝育占11.8%,女性绝育占41.6%,宫内节育器占40.1%,口服药和针剂占3.8%,避孕套占1.8%,其他方法占0.9%。 1997年,中国育龄夫妇的避孕方法构成情况是:男性绝育占9.2%,女性绝育占40.0%,宫内节育器占43.4%,口服药和针剂占2.2%,避孕套占4.1%,其他方法占1.1%。 1998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与国家计生委合作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基线调查中,32个项目县育龄妇女的避孕方法构成情况是:男性绝育占12.0%,女性绝育占42.3%,宫内节育器占41.1%,口服药和针剂占1.9%,避孕套占1.7%,其他方法占1.1%。 如果以1982年与1997年的避孕方法构成情况相比,绝育法的比例上升了13.8个百分点,而宫内节育器的比例下降了6.7个百分点,其他避孕方法的比例则下降了7.1个百分点。但是,如果以1988年为起点,仅对1988、1992、1997年的避孕方法构成情况进行比较,则可发现各类避孕方法比例的变化幅度很小,换句话说,避孕方法构成情况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稳定性。综合上述避孕使用率及避孕方法的构成情况,可以认为高避孕使用率及高绝育比例构成了目前中国育龄夫妇避孕状况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