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doc
约12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页数:12字数:13638本报告是为联全国儿童基金专门提供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是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统计资料、法规文件、研究论文和著作)并深入走访中国9个大城市的有关政府部门(民政、劳动和统计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占有资料、了解情况、综合分析,对近年来中国大...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Facebook 发布
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页数:12 字数:13638
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本报告是为联全国儿童基金专门提供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是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统计资料、法规文件、研究论文和著作)并深入走访中国9个大城市的有关政府部门(民政、劳动和统计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占有资料、了解情况、综合分析,对近年来中国大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结构和变动,这一贫困人口形成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政府部门对此业已采取的扶贫解困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效,以及这方面迄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撰写的一份综述性报告。 按照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组,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100万的为大城市,100~200万的为特大城市,2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因此,本报告所分析的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应包括以上三类城市。根据统计,它们至1996年底在全国共有78个、10319.59万人(指市区非农业人口,下同),其中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有34个、7318.74万人,占全部大城市人口的70.9%①。这表明,中国大城市人口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为主体。我们所实地走访的九个大城市也均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它们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沈阳、西安、成都(以上为超大城市)、青岛、长沙和昆明(以上为特大城市)。据统计,这9个城市的人口在1996年底合计达3182.71万人,占中国全部大城市人口的30.8%,占超大和特大城市人口的43.5%② 。这9个城市分别位于中国的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北和西南,从而涉及到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一、大城市贫困人口的界定 大城市贫困人口既是整个城市以至全国贫困人口的一部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这一人口群体予以适当地界定,是正确认识和逐步解决大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必要前提。 (一)城乡贫困的基本观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不同形式和程度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一般认为,贫困既有绝对贫困,也有相对贫困;既有狭义贫困,也有广义贫困。简而言之,绝对贫困是“泛指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没有解决,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或难以维持。”而相对贫困则是指“温饱基本解决,简单再生产能够维持,但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平,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或能力很弱”(童星,林闽纲 1993);狭义贫困仅指经济意义上的贫困状态,而广义贫困还应包括文化、精神意义上的贫困状态。其实,上述的各种界定都不是凝固的、不变的、绝对的。可以认为,贫困既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奥本海默 1993年)。甚至还有人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间,又划分出一个“基本贫困”,即绝对贫困指不能维持生存,基本贫困指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相对贫困则为相对遗缺(汤森 1993年)。据此,中国学者提出应“将绝对贫困(维持生存)、基本贫困(基本需求)和相对贫困(相对遗缺)看成三个程度不同,但又相互衔接的独立概念,亦即将绝对贫困看成是一个内核,贫困的程度或对贫困理解的范围以它为核心向外扩展,第一波是基本贫困,第二波是相对贫困”,作为区分这三类贫困的界限分别称为“生存线、温饱线和发展线”(唐钧 1998)。就中国的贫困问题而言,目前较普遍的看法:一是当前中国的贫困主要是农村的绝对贫困。但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7年底的5000万,贫困发生率也由30.7%下降到6.1%。因此,中国农村的这种绝对贫困又是一种不断缩小的局部性贫困,而不是那种普遍性贫困。与此同时,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由于农民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间收入差距和农
页数:12 字数:13638
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本报告是为联全国儿童基金专门提供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是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统计资料、法规文件、研究论文和著作)并深入走访中国9个大城市的有关政府部门(民政、劳动和统计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占有资料、了解情况、综合分析,对近年来中国大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结构和变动,这一贫困人口形成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政府部门对此业已采取的扶贫解困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效,以及这方面迄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撰写的一份综述性报告。 按照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组,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100万的为大城市,100~200万的为特大城市,2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因此,本报告所分析的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应包括以上三类城市。根据统计,它们至1996年底在全国共有78个、10319.59万人(指市区非农业人口,下同),其中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有34个、7318.74万人,占全部大城市人口的70.9%①。这表明,中国大城市人口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为主体。我们所实地走访的九个大城市也均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它们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沈阳、西安、成都(以上为超大城市)、青岛、长沙和昆明(以上为特大城市)。据统计,这9个城市的人口在1996年底合计达3182.71万人,占中国全部大城市人口的30.8%,占超大和特大城市人口的43.5%② 。这9个城市分别位于中国的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北和西南,从而涉及到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一、大城市贫困人口的界定 大城市贫困人口既是整个城市以至全国贫困人口的一部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这一人口群体予以适当地界定,是正确认识和逐步解决大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必要前提。 (一)城乡贫困的基本观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不同形式和程度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一般认为,贫困既有绝对贫困,也有相对贫困;既有狭义贫困,也有广义贫困。简而言之,绝对贫困是“泛指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没有解决,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或难以维持。”而相对贫困则是指“温饱基本解决,简单再生产能够维持,但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平,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或能力很弱”(童星,林闽纲 1993);狭义贫困仅指经济意义上的贫困状态,而广义贫困还应包括文化、精神意义上的贫困状态。其实,上述的各种界定都不是凝固的、不变的、绝对的。可以认为,贫困既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奥本海默 1993年)。甚至还有人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间,又划分出一个“基本贫困”,即绝对贫困指不能维持生存,基本贫困指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相对贫困则为相对遗缺(汤森 1993年)。据此,中国学者提出应“将绝对贫困(维持生存)、基本贫困(基本需求)和相对贫困(相对遗缺)看成三个程度不同,但又相互衔接的独立概念,亦即将绝对贫困看成是一个内核,贫困的程度或对贫困理解的范围以它为核心向外扩展,第一波是基本贫困,第二波是相对贫困”,作为区分这三类贫困的界限分别称为“生存线、温饱线和发展线”(唐钧 1998)。就中国的贫困问题而言,目前较普遍的看法:一是当前中国的贫困主要是农村的绝对贫困。但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7年底的5000万,贫困发生率也由30.7%下降到6.1%。因此,中国农村的这种绝对贫困又是一种不断缩小的局部性贫困,而不是那种普遍性贫困。与此同时,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由于农民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间收入差距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