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讲义.doc
约129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现代文学讲义,页数:69字数:80202现代文学第一章的重点难点提示提倡文学革命的主要理论文章: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3,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二)五四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征:现实主义,2,浪漫主义,3,部分引进现代主义。4,革命文学开始出项。(三)文学革命...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现代文学讲义
页数:69 字数:80202
现代文学
第一章的重点难点提示
提倡文学革命的主要理论文章: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3,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二)五四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征:
现实主义,2,浪漫主义,3,部分引进现代主义。4,革命文学开始出项。
(三)文学革命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1,在理论上,2,在创作上,3,在翻译上。
意义:带来文学观念、思想内容、语言和形式的大解放。告别古典文学时代,开创现代文学。
(四)1921年后新涌现的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新月社,4,语丝社。
(五)两个思考:
1,文学革命是否存在对传统否定过多,对外国文学缺乏批判分析的缺点?
2,在上现代文学史前,你对胡适、周作人有了解吗?了解多少?
第二章:鲁迅(一)
生平: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自由知识分子。
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五四前:
1,18岁前,家乡念书。受国学教育。他的早年生活是喜忧参半、冷暖杂错、悲欣交织的。一方面是祖父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庭生活由小康陷入困顿,使鲁迅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情凋敝,民心愚笨。二是常随母亲去乡下外婆家,了解农民和农村的苦境,也感受了乡土的温暖和诗情。
比如国学教育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载: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 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 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 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 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
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段描写记录了鲁迅童年的读书生活,有诗意,有趣味,有人情味。他写到了私塾生活的快意,孩子们单纯而投入的欢乐。其中的先生,是一个老儒生,我们从他的严厉中其实看到了他的和蔼、亲切和宽容,也可以从他忘情的诵读声中感受到一种人生甜美的迷醉。所以我们要注意,鲁迅所要真正反对的旧文化,其实是那种取消了真实人性的部分。在这个私塾中,一切都是有人情味的,包括犯错和责罚。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私塾也不是那种凶神恶煞的样子。实际上是纯真人性的快乐花园。)
比如家庭的困顿、世态的炎凉和对传统中国愚昧荒谬的认识,在《呐喊·自序》中这样写道: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家庭的温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载如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 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 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乡土的诗情和人间的暖意在小说《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 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 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 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 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 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 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 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童年的鲁迅还与此得到一种民俗美的启蒙教育,这种教育使他与真实的中国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使他体验中国的文化起点。还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载如下: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 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 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 ,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这种儿时和少年记忆,培养了鲁迅有爱有憎的脾性,是他生命苦乐忧喜的真情实感,也是他冷暖兼有的文风的来源。其中包含着鲁迅对生活的特殊的好奇,这正是成为一个作家必不可少的品质,因为好奇,你猜才去观察生活,表达观察的感受。
2,1898-1917年,先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读书(这是科举将废、西学东渐的结果)。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记录了这个过程,无奈的选择使鲁迅接触了西学: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日本留学期:1902-1909年。去日本学医和最终选择思想启蒙。在《呐喊·自序》也有记载: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而且,不光是一般的民众,就是学习新学的新知识分子也需要思想启蒙,进行洗脑运动,洗清旧脑经。在《范爱农》中,鲁迅记载了对新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国留学生的不满,因为这批当时“走在时代前面的新人物”,事实上是很守旧的,甚至就是旧文化的代表: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里,乙要甲坐在那里。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
如在《藤野先生》对留学生又这样写道: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在这个时期,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办《新生》杂志,搞《域外小说集》的翻译。他广泛阅读、研究世界文化史、科学史,写作了不少论文。《科学史教篇》提倡科学;《文化偏至论》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和“尊个性而张灵明”的思想主张。《摩罗诗力说》提出了文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可以把沉睡的生命力唤醒,从而启迪心灵,实现“立意在反抗,旨归在行动”的文化创新。此时,鲁迅已经转型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五四时期:
1,1918-1924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1918年参与编辑《新青年》。同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十几篇小说,编成一部《呐喊》,集讽刺、批判、悲悯、同情于一身,(用鲁迅自己的话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爱才有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深刻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困苦和中国文化的负重感与对人性的摧残,以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双高”,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是鲁迅文学的“呐喊时期”。
3,924-1926年。是鲁迅文学的“彷徨时期”,当然也是思想的彷徨时期。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裂、解体,也也由于封建势力的回流,在政治上表现为军阀割据和民主进程受阻,在文化上则表现为保守势力抬头,如国粹、国学的复兴。这几乎葬送了新文化的成果。鲁迅也十分困惑,不知前路之所在。他的散文诗《影的告别》表露了这种心境: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希望》这更细腻: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这时候他的小说主要写的是知识分子的苦闷、惶惑、孤独、寂寞心态,主要作品有《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以对知识分子内心困苦的深度描写著称。结集为《彷徨》。他这时还出版有散文诗集《野草》,追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为开创新的现代散文诗、散文文体作出了贡献。
(三)五四后时期。1927-1936年。是鲁迅的杂文时期。此时鲁迅已不以文学创作为主,他转向了论辩性的杂文写作。他的思想武库中开始容纳了马克思主义。并在1931年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主席。他杂文的论辩对象主要有国民党的专制文化、复古主义者、西崽。此时,鲁迅依然保持着自由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为真理代言。不怕解剖自己,也敢于和自己阵营中的错误斗争,比如和左翼激进思想的斗争。鲁迅的论辩文章,开创了中国的“杂文”文体。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完成了《历史新编》的小说写作。
鲁迅1936年去世。享年55岁。
一,《呐喊》和《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
在“五四”当时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尖锐对垒中,鲁迅是以白话写小说的第一个人。后来(30年代)他在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曾经在《南腔北调·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样说过:“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他又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然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做小说,是利用文学来做思想启蒙的工具。这是五四一代作家共同共通的特征。鲁迅开始创作的目的和他当初从事文艺运动的愿望是一致的。他写下将近三十篇小说,充分地表现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国共合作北伐)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经过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一般的国民依然麻木愚昧,不能在人格、个性、文化、政治上有一个现代的觉醒;辛亥革命的成果被窃取,袁世凯和他后来的各路军阀把持国政,封建、专制,对内采取血腥政策压迫民主要求,,对外采取退让态度,在外事方面严重地丧权辱国,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灾难。但这也是一个希望尚存的时代——五四的知识精英在继续思考,国共两党反帝反封建的共识在形成,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在通过文化、文学上的反思在继续进行。鲁迅和他的同路人就是通过文学在进行改造愚弱麻木的国民性的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启蒙。鲁迅的小说就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些小说随后结成为《呐喊》和《彷徨》两个短篇集。和旧民主主义时期上层知识分子提倡的所谓政治小说、社会小说不同,鲁迅不仅以卓越的艺术语言,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白话应该是民族文学的新语言,以实际的成绩为白话扩大阵地;并且一开始便将文学艺术和国家的命运、广大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通过小说的形式写出被压迫民众,特别是农民,以及新旧知识分子悲剧性的思想和生活,在具体的形象创造中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为现代文学创作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一)《呐喊》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个小说集,收入1918-1922年间创作的小说14篇。我们从“呐喊”的书名开始,可以探询鲁迅这一期间的写作动机。呐喊就是“唤醒”,首先是唤醒自己。鲁迅在《呐喊·自序》说: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这说明《呐喊》是记忆之笔,记忆个人、民众或国家走过的道路。虽然鲁迅用的是一种消沉的笔调,但用情之深却是很明显的。那么这种记忆明确的社会目标是什么呢?它是另外一种“唤醒”,在唤醒自己的同时唤醒民众。《呐喊·自序》继续说: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
页数:69 字数:80202
现代文学
第一章的重点难点提示
提倡文学革命的主要理论文章: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3,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二)五四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征:
现实主义,2,浪漫主义,3,部分引进现代主义。4,革命文学开始出项。
(三)文学革命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1,在理论上,2,在创作上,3,在翻译上。
意义:带来文学观念、思想内容、语言和形式的大解放。告别古典文学时代,开创现代文学。
(四)1921年后新涌现的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新月社,4,语丝社。
(五)两个思考:
1,文学革命是否存在对传统否定过多,对外国文学缺乏批判分析的缺点?
2,在上现代文学史前,你对胡适、周作人有了解吗?了解多少?
第二章:鲁迅(一)
生平: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自由知识分子。
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五四前:
1,18岁前,家乡念书。受国学教育。他的早年生活是喜忧参半、冷暖杂错、悲欣交织的。一方面是祖父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庭生活由小康陷入困顿,使鲁迅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情凋敝,民心愚笨。二是常随母亲去乡下外婆家,了解农民和农村的苦境,也感受了乡土的温暖和诗情。
比如国学教育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载: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 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 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 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 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
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段描写记录了鲁迅童年的读书生活,有诗意,有趣味,有人情味。他写到了私塾生活的快意,孩子们单纯而投入的欢乐。其中的先生,是一个老儒生,我们从他的严厉中其实看到了他的和蔼、亲切和宽容,也可以从他忘情的诵读声中感受到一种人生甜美的迷醉。所以我们要注意,鲁迅所要真正反对的旧文化,其实是那种取消了真实人性的部分。在这个私塾中,一切都是有人情味的,包括犯错和责罚。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私塾也不是那种凶神恶煞的样子。实际上是纯真人性的快乐花园。)
比如家庭的困顿、世态的炎凉和对传统中国愚昧荒谬的认识,在《呐喊·自序》中这样写道: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家庭的温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载如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 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 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乡土的诗情和人间的暖意在小说《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 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 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 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 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 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 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 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童年的鲁迅还与此得到一种民俗美的启蒙教育,这种教育使他与真实的中国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使他体验中国的文化起点。还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载如下: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 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 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 ,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这种儿时和少年记忆,培养了鲁迅有爱有憎的脾性,是他生命苦乐忧喜的真情实感,也是他冷暖兼有的文风的来源。其中包含着鲁迅对生活的特殊的好奇,这正是成为一个作家必不可少的品质,因为好奇,你猜才去观察生活,表达观察的感受。
2,1898-1917年,先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读书(这是科举将废、西学东渐的结果)。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记录了这个过程,无奈的选择使鲁迅接触了西学: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日本留学期:1902-1909年。去日本学医和最终选择思想启蒙。在《呐喊·自序》也有记载: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而且,不光是一般的民众,就是学习新学的新知识分子也需要思想启蒙,进行洗脑运动,洗清旧脑经。在《范爱农》中,鲁迅记载了对新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国留学生的不满,因为这批当时“走在时代前面的新人物”,事实上是很守旧的,甚至就是旧文化的代表: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里,乙要甲坐在那里。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
如在《藤野先生》对留学生又这样写道: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在这个时期,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办《新生》杂志,搞《域外小说集》的翻译。他广泛阅读、研究世界文化史、科学史,写作了不少论文。《科学史教篇》提倡科学;《文化偏至论》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和“尊个性而张灵明”的思想主张。《摩罗诗力说》提出了文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可以把沉睡的生命力唤醒,从而启迪心灵,实现“立意在反抗,旨归在行动”的文化创新。此时,鲁迅已经转型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五四时期:
1,1918-1924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1918年参与编辑《新青年》。同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十几篇小说,编成一部《呐喊》,集讽刺、批判、悲悯、同情于一身,(用鲁迅自己的话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爱才有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深刻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困苦和中国文化的负重感与对人性的摧残,以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双高”,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是鲁迅文学的“呐喊时期”。
3,924-1926年。是鲁迅文学的“彷徨时期”,当然也是思想的彷徨时期。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裂、解体,也也由于封建势力的回流,在政治上表现为军阀割据和民主进程受阻,在文化上则表现为保守势力抬头,如国粹、国学的复兴。这几乎葬送了新文化的成果。鲁迅也十分困惑,不知前路之所在。他的散文诗《影的告别》表露了这种心境: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希望》这更细腻: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这时候他的小说主要写的是知识分子的苦闷、惶惑、孤独、寂寞心态,主要作品有《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以对知识分子内心困苦的深度描写著称。结集为《彷徨》。他这时还出版有散文诗集《野草》,追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为开创新的现代散文诗、散文文体作出了贡献。
(三)五四后时期。1927-1936年。是鲁迅的杂文时期。此时鲁迅已不以文学创作为主,他转向了论辩性的杂文写作。他的思想武库中开始容纳了马克思主义。并在1931年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主席。他杂文的论辩对象主要有国民党的专制文化、复古主义者、西崽。此时,鲁迅依然保持着自由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为真理代言。不怕解剖自己,也敢于和自己阵营中的错误斗争,比如和左翼激进思想的斗争。鲁迅的论辩文章,开创了中国的“杂文”文体。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完成了《历史新编》的小说写作。
鲁迅1936年去世。享年55岁。
一,《呐喊》和《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
在“五四”当时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尖锐对垒中,鲁迅是以白话写小说的第一个人。后来(30年代)他在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曾经在《南腔北调·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样说过:“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他又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然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做小说,是利用文学来做思想启蒙的工具。这是五四一代作家共同共通的特征。鲁迅开始创作的目的和他当初从事文艺运动的愿望是一致的。他写下将近三十篇小说,充分地表现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国共合作北伐)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经过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一般的国民依然麻木愚昧,不能在人格、个性、文化、政治上有一个现代的觉醒;辛亥革命的成果被窃取,袁世凯和他后来的各路军阀把持国政,封建、专制,对内采取血腥政策压迫民主要求,,对外采取退让态度,在外事方面严重地丧权辱国,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灾难。但这也是一个希望尚存的时代——五四的知识精英在继续思考,国共两党反帝反封建的共识在形成,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在通过文化、文学上的反思在继续进行。鲁迅和他的同路人就是通过文学在进行改造愚弱麻木的国民性的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启蒙。鲁迅的小说就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些小说随后结成为《呐喊》和《彷徨》两个短篇集。和旧民主主义时期上层知识分子提倡的所谓政治小说、社会小说不同,鲁迅不仅以卓越的艺术语言,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白话应该是民族文学的新语言,以实际的成绩为白话扩大阵地;并且一开始便将文学艺术和国家的命运、广大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通过小说的形式写出被压迫民众,特别是农民,以及新旧知识分子悲剧性的思想和生活,在具体的形象创造中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为现代文学创作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一)《呐喊》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个小说集,收入1918-1922年间创作的小说14篇。我们从“呐喊”的书名开始,可以探询鲁迅这一期间的写作动机。呐喊就是“唤醒”,首先是唤醒自己。鲁迅在《呐喊·自序》说: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这说明《呐喊》是记忆之笔,记忆个人、民众或国家走过的道路。虽然鲁迅用的是一种消沉的笔调,但用情之深却是很明显的。那么这种记忆明确的社会目标是什么呢?它是另外一种“唤醒”,在唤醒自己的同时唤醒民众。《呐喊·自序》继续说: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