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就业与若干重大关系.doc
约9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促进就业与若干重大关系,页数:9字数:11355[摘要]促进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突出矛盾及其宏观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考虑,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就业问题,认真处理好促进就业和与其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若干重大关系。目前,我国既然承...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促进就业与若干重大关系
页数:9 字数:11355
[摘要]促进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突出矛盾及其宏观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考虑,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就业问题,认真处理好促进就业和与其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若干重大关系。目前,我国既然承认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所以,调整“中心”任务,强化人的主导作用,确立以人为本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围绕促进就业和人的发展制定经济社会年度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是非常必要和完全可行的。以人为本和以就业为中心,就是在处理就业和增长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时,要让“物”为“人’服务,让增长为就业服务,而不是相反,保持就业和增长协调一致。 促进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突出矛盾及其宏观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考虑,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就业问题,认真处理好促进就业和与其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若干重大关系。 一、促进就业与经济(GDP)增长的关系 1.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在总体上互相促进,必须协调发展。二十多年来,就业与增长虽然有时互相独立甚至互相矛盾,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前10年的经济增长快,失业率低,就业弹性高,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增加24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这一时期的高增长带来了高就业,高就业也促进了高增长,增长和就业是基本一致的。后10年的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就业弹性下降,失业率上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只能拉动70万人左右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人员由1992年的2.3%和393.9万人,直线上升到2002年的4%和770万人。出现增长和就业的这种矛盾现象不完全是经济增长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正当就业高峰,新生劳动力增多;体制改革深化,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就业渠道不畅,“消化”不良,每年结转膨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岗量大,部分农民因失地而失业等。这些原因不仅抵消了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的增加,而且也抵消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从长远和大局来说,就业和增长的关系是基本协调。互相促进的。在目前情况下,保持这样的就业水平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改革发展稳定实属不易。而这种水平的保持离不开经济增长的支撑。如果一旦经济下滑,这种水平也就难以维持了,这时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将会清晰地显示出来。因此,促进就业的根本和关键是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当然,如果就业不足和失业率控制不住的情况继续升级,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得不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经济增长本身和社会安定都将成为大的问题。因此,必须保持增长和就业的协调发展。 2.促进就业
页数:9 字数:11355
[摘要]促进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突出矛盾及其宏观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考虑,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就业问题,认真处理好促进就业和与其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若干重大关系。目前,我国既然承认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所以,调整“中心”任务,强化人的主导作用,确立以人为本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围绕促进就业和人的发展制定经济社会年度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是非常必要和完全可行的。以人为本和以就业为中心,就是在处理就业和增长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时,要让“物”为“人’服务,让增长为就业服务,而不是相反,保持就业和增长协调一致。 促进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突出矛盾及其宏观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考虑,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就业问题,认真处理好促进就业和与其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若干重大关系。 一、促进就业与经济(GDP)增长的关系 1.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在总体上互相促进,必须协调发展。二十多年来,就业与增长虽然有时互相独立甚至互相矛盾,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前10年的经济增长快,失业率低,就业弹性高,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增加24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这一时期的高增长带来了高就业,高就业也促进了高增长,增长和就业是基本一致的。后10年的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就业弹性下降,失业率上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只能拉动70万人左右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人员由1992年的2.3%和393.9万人,直线上升到2002年的4%和770万人。出现增长和就业的这种矛盾现象不完全是经济增长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正当就业高峰,新生劳动力增多;体制改革深化,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就业渠道不畅,“消化”不良,每年结转膨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岗量大,部分农民因失地而失业等。这些原因不仅抵消了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的增加,而且也抵消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从长远和大局来说,就业和增长的关系是基本协调。互相促进的。在目前情况下,保持这样的就业水平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改革发展稳定实属不易。而这种水平的保持离不开经济增长的支撑。如果一旦经济下滑,这种水平也就难以维持了,这时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将会清晰地显示出来。因此,促进就业的根本和关键是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当然,如果就业不足和失业率控制不住的情况继续升级,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得不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经济增长本身和社会安定都将成为大的问题。因此,必须保持增长和就业的协调发展。 2.促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