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并重才是治国之良策.doc

约12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德法并重才是治国之良策,页数:6字数:6834[摘要]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继承中华传统治国思想的精华,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提出的与依法治国同样重要的治国方略。本文通过追溯秦汉时期的“德刑之辩”,揭示其历史局限性,同时剖析了“隆礼重法”思想的现代...
编号:10-61244大小:32.00K
分类: 论文>其他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德法并重才是治国之良策


页数:6 字数:6834

德法并重才是治国之良策

[摘要]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继承中华传统治国思想的精华,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提出的与依法治国同样重要的治国方略。本文通过追溯秦汉时期的“德刑之辩”,揭示其历史局限性,同时剖析了“隆礼重法”思想的现代价值,这对于我们透辟理解“德法并举”治国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得出如下结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完整的治国思想,是中国治理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发展的飞跃。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结合 继承 创新 2001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助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江泽民同志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同样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他纵览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继承中华传统的治国思想的精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对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出的新的概括和理论创新。 一、“德刑之辩”的历史局限性 怎样认识道德和法律的社会作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曾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论战,最著名的是秦汉时期的“德刑之辩”。 孔子是德治为本思想的创始人。他对刑罚的看法比较消极,认为依靠刑罚虽然可使老百姓惧怕而不犯法,却达不到依靠他们良心来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