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较大规模住宅区的设计思考.doc
约14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对较大规模住宅区的设计思考,页数:14字数:14182一、 前言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营造一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完全由人工控制的舒适的建筑空间已并非难事。但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众多建筑空间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和与自然环境缺乏沟通的缺陷却成了建筑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识之士针...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对较大规模住宅区的设计思考
页数:14 字数:14182
一、 前言
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营造一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完全由人工控制的舒适的建筑空间已并非难事。但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众多建筑空间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和与自然环境缺乏沟通的缺陷却成了建筑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设计“生态建筑”和营造“山水城市”的设想,力图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降低建筑的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希望通过将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的结合来改善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就此,笔者分析了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内部的方式和作用,提出在设计中应利用这一手段来改善建筑内部小气候,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内部环境质量,加强人与自然的沟通。改革开放以来,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住宅建设也从一开始对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特别是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关心。这就要求在商品化住宅设计中首先要建立商品价值观念,住宅的功能、质量都要与其价格相联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力求住宅精巧与合用。纵观住宅设计与建设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步。多年来片面追求住宅数量,一味强调经济性,结果使住宅建设落后于现实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反而造成了居住质量的恶化和社会财富的浪费。②与居住行为脱节。片面理解住宅的面积指标,忽视了居住行为的基本空间尺度和面积的实际使用效率,造成居住空间的不合理配置,使居住行为不能有效地展开。③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不同时期住户对空间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僵硬呆板的空间划分阻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空间的不合理使用。④缺乏住户的自我参与。住户作为居住行为的执行者,是一个群体概念,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把住户生硬地塞进雷同的居住容器内,是一种缺乏对人本身尊重的表现,住户的自我参与体现了个人价值的高层次实现。?
二、引入自然空间的方式
在人类早期的建筑活动中,就已经采用在建筑中引入自然空间的方式来改善内部小气候,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西方,考古发现,在罗马的庞贝古城中,就出现了由立柱支撑,四周回廊环绕,中央设有承接雨水用的水池的天井形式了。而在我国,建筑布局中经常出现的庭院则是引入自然空间的主要方式。“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不但为建筑提供了采光通风的良好条件,而且使建筑空间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先进的技术为把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内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
2.1 庭院(天井)?
庭院,这一引入自然的古老方式,在现代建筑中依然被大量地运用,它在建筑空间中不但起着通风采光的作用,而且成为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着建筑空间的表现力。以程泰宁设计的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为例,该建筑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玉皇山麓,为体现风景园林建筑特点,体现地方特色,建筑中几乎所有的房间都围绕一个半圆型的庭院布置,庭院内是大片的水面,其间点缀以山石树木,池中红鳞戏水,池畔回廊环绕。使活动在建筑中的人能时时感到自然的存在。在这一建筑中,庭院成了空间的主角,建筑仿佛成了背景,整个建筑因庭院的存在而体现出江南的意韵。程泰宁的另外一个作品杭州黄龙饭店在建筑与庭院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 妙。黄龙饭店建在西湖风景区与城市的结合部,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设计摆脱了一般大中型宾馆的设计模式,借鉴中国绘画中“留白”的手法,将580间客房分解成三组六个单元,围绕一个大型的室外庭院布置。通过单体间的“留白”,避免了采用其它方
页数:14 字数:14182
一、 前言
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营造一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完全由人工控制的舒适的建筑空间已并非难事。但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众多建筑空间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和与自然环境缺乏沟通的缺陷却成了建筑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设计“生态建筑”和营造“山水城市”的设想,力图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降低建筑的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希望通过将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的结合来改善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就此,笔者分析了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内部的方式和作用,提出在设计中应利用这一手段来改善建筑内部小气候,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内部环境质量,加强人与自然的沟通。改革开放以来,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住宅建设也从一开始对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特别是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关心。这就要求在商品化住宅设计中首先要建立商品价值观念,住宅的功能、质量都要与其价格相联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力求住宅精巧与合用。纵观住宅设计与建设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步。多年来片面追求住宅数量,一味强调经济性,结果使住宅建设落后于现实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反而造成了居住质量的恶化和社会财富的浪费。②与居住行为脱节。片面理解住宅的面积指标,忽视了居住行为的基本空间尺度和面积的实际使用效率,造成居住空间的不合理配置,使居住行为不能有效地展开。③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不同时期住户对空间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僵硬呆板的空间划分阻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空间的不合理使用。④缺乏住户的自我参与。住户作为居住行为的执行者,是一个群体概念,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把住户生硬地塞进雷同的居住容器内,是一种缺乏对人本身尊重的表现,住户的自我参与体现了个人价值的高层次实现。?
二、引入自然空间的方式
在人类早期的建筑活动中,就已经采用在建筑中引入自然空间的方式来改善内部小气候,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西方,考古发现,在罗马的庞贝古城中,就出现了由立柱支撑,四周回廊环绕,中央设有承接雨水用的水池的天井形式了。而在我国,建筑布局中经常出现的庭院则是引入自然空间的主要方式。“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不但为建筑提供了采光通风的良好条件,而且使建筑空间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先进的技术为把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内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
2.1 庭院(天井)?
庭院,这一引入自然的古老方式,在现代建筑中依然被大量地运用,它在建筑空间中不但起着通风采光的作用,而且成为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着建筑空间的表现力。以程泰宁设计的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为例,该建筑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玉皇山麓,为体现风景园林建筑特点,体现地方特色,建筑中几乎所有的房间都围绕一个半圆型的庭院布置,庭院内是大片的水面,其间点缀以山石树木,池中红鳞戏水,池畔回廊环绕。使活动在建筑中的人能时时感到自然的存在。在这一建筑中,庭院成了空间的主角,建筑仿佛成了背景,整个建筑因庭院的存在而体现出江南的意韵。程泰宁的另外一个作品杭州黄龙饭店在建筑与庭院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 妙。黄龙饭店建在西湖风景区与城市的结合部,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设计摆脱了一般大中型宾馆的设计模式,借鉴中国绘画中“留白”的手法,将580间客房分解成三组六个单元,围绕一个大型的室外庭院布置。通过单体间的“留白”,避免了采用其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