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朝道教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doc

约10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试论宋朝道教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页数:9字数:11372摘要:宋代道教的发展对其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试从道教影响文学家的诸种不同途径,道教文学对文学创作各方面的渗透,以及道教对文学创作方法和文学观念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关键词:宋代,道教,文学宋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继先秦、汉、魏晋、唐之后的又一高潮所在,其主要表现就...
编号:10-62100大小:43.00K
分类: 论文>其他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试论宋朝道教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页数:9 字数:11372


摘要:宋代道教的发展对其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试从道教影响文学家的诸种不同途径,道教文学对文学创作各方面的渗透,以及道教对文学创作方法和文学观念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宋代,道教,文学

宋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继先秦、汉、魏晋、唐之后的又一高潮所在,其主要表现就是儒、释、道三家合流而产生的“天人关系”的宋学。所以“道教”这一概念很少见于宋人文集中。南宋汪应辰《跋石洞霄传》曰:“刘歆叙《七略》以道家为诸子,神仙为方技。至道家者流有所谓黄帝力牧之书。盖非特不以道家为神仙,亦不以黄帝为道家也。自崔浩清颁寇谦之之说于天下,是后,道家,方技遂合为一。以黄帝为道家且不可,况又变而为方技乎?”他坚持“道家”与“神仙、方技”有别,这就说明当时民间已经有这个混用的现象。欧阳修《崇文总目叙释》有“道家类”曰:“道家者流,本清虚,去健羡,泊然自守。”显然,这是汪应辰所谓的真正的道家。那么我们又如何来理解当时那种掺和了方技等方面的“道家”呢?每一种思想都有其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和地点都有它各自的表现形式,就如我们当今道教的概念就是:它从理论上吸取了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在斋醮仪式上吸取了远古原始宗教与巫术,在人神关系方面吸取了方技、传说,在卫生祛病方面吸取了古代人体知识和医疗方法,在宇宙生成理论上吸取了阴阳五行之说。甚至,它在儒释斗争与共处中,吸收了儒家后期的谶纬之学和佛教完备的宗教仪式,组织形式,宣传手段。所以尽管表达形式不同,我们必须承认,当时宋朝的道教就是原始道家思想加入了方技等方面的这样一种形式。
楼钥《望春山蓬菜观记》中说:“老(即道教)与佛之学行世尚矣,未知孰为轻重,然以吾乡一境计之,僧籍至八千八而道流不能以百。其居才十数,而佛庐至不可数,何耶?盖尝闻之欧阳公矣,大略以为‘佛能箝人情而鼓以祸福,人之趋者众而炽,老氏独好言清静,灵仙之术,其事冥深不可质究,故凡佛氏之动摇只作为力甚易,而道家非遭人主之好尚不能独兴。’”这段话说明了道教的兴衰关键在于“人主”的好尚与否,也就是统治阶级对道教的处理方式。应该说,宋朝的皇帝是重视道教的。宋初,太祖赵匡胤就采纳了镇阳龙兴观道士苏澄“无为无欲,凝神太和”的治国之策。太宗因凤翔府道士张守真曾在他取得皇位继承权问题上出过力,所以即位后,就在凤翔和汴京两处修建了上清太平宫;另外,太宗对陈抟也“待之甚厚”。真宗则不仅在王钦若,丁谓的协助下制造了一次次降符禄的神话,而且,创造了一个叫赵玄明的赵氏始祖玉皇大帝。徽宗经道士林灵素的导演把宋代皇帝崇推到了高潮。理宗为产生于北宋的道书《太上感应篇》题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加以宣传。这些都为道教在宋朝的传播与普及并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