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新的改革价值观.doc

约7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中国需要新的改革价值观,页数:7字数:10007--中国应该放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旧价值观由2004年8月份郎咸平先生的文章引起的关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事实上,争论本身早已超出了郎咸平先生提及到的几个企业,也不只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了,而是关于中国改革如...
编号:10-63044大小:46.00K
分类: 论文>其他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中国需要新的改革价值观


页数:7 字数:10007


中国需要新的改革价值观
--中国应该放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旧价值观

由2004年8月份郎咸平先生的文章引起的关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事实上,争论本身早已超出了郎咸平先生提及到的几个企业,也不只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了,而是关于中国改革如何继续的问题,走什么样方向的问题了。众多民众对现有的国有企业进程持否定和反对态度,并借此表达了对中国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一种不满,这就促使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老改革价值观,而不能总是以深化改革,推进改革为借口来搪塞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改革朝什么地方去?改革让谁受益?中国的改革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并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不能以社会的进步,或是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来证明改革是一个完美的过程。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碍社会的前进,即使是文革。衡量一种社会变革的正确性与否,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有多少。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过去的改革缺少了人性化,牺牲了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牺牲了中国的生态环境,甚至牺牲了中国的民主建设。

(一) 改革的巨大经济成就并不能掩饰改革利益分配的不公平性,失去民众支持的改革是危险的
无法否认二十年改革的巨大成果,但所有的改革成果几乎均是以经济总量来说明的,也几乎是唯一的证明改革成果的标准。但改革的经济成果并不是平分给每一个人的,也不是每一个人均从改革中受益的。在看到改革成果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中国的民众为改革付出的巨大代价。20多年的改革,我们一直讲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被告知付出代价是暂时的,明天将是美好的。但二十年过去了,工人赖以生存的工厂大部分转换给个人所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糊口的土地,更多的农民走进城市,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或是在流水线上不停歇地奔波,或是拾荒、乞讨、卖淫……。尽管如此,大量农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相反却变得更加严重,儿童失学,无钱看病,传染病死灰复燃……。二十年的改革,第一代代价的付出者已毫无呻吟之力了,第二代代价的付出者业已下岗,第三代代价付出者已作好了继续付出的准备;

二十年的改革,中央和地方数十万亿的国有资产转换了门庭。据2001年统计年鉴数据:中国共有国有及非国有企业162885万户。企业拥有的资产总额为126211亿元人民币,负债93271亿人民币,负债率高达73.9%,净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