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考研阅读题统计分析1993-2002.doc
约19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十年考研阅读题统计分析1993-2002,页数:19字数:16847十年考研阅读题统计分析(1993-2002)1993 第一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婴儿的语言能力与母亲的照料。 题目分析: 1)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purpose of frederick ii’s experiment 文中线索:第一...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usactu 发布
十年考研阅读题统计分析1993-2002
页数:19 字数:16847
十年考研阅读题统计分析(1993-2002)1993 第一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婴儿的语言能力与母亲的照料。 题目分析: 1)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purpose of Frederick II’s experiment 文中线索:第一段最后一句。 2)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reason some children are backward in speaking 文中线索:第三段,2-3行 3)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exceptionally remarkable about a child 文中线索:第五段最后一句. 混淆点:题干有what is exceptionally remarkable about a child, 原文中有What is special about man’s brain。而文中线索是本段(第五段)中的下一句And even more incredible is the young brain’s ability。 4) 推论。(哪个推论不对) 查读线索:见各个选项意义。 文中线索:[A]第五段第一句。据第六段最后一句判断不对。[C]第五段2-3句。[D]第四段第一句。 混淆点:项中anything but 意为“除…以外的任何事物,根本不”。 5) 原文理解。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文中线索:第四段第一句。 混淆点:根据上下文,原文中的there are cases…是例外情况。因此,若选择[A]两项填入题干,就构成了绝对论断。只有[D]项符合原文意义。 第二篇:文体:分析劝导型 全文大意:竞争的社会,焦虑的根源。 题目分析: 1) 上下文辨义。 查读线索:a well-oiled cog in the machinery。 文中线索:第一段。注意giant与small的对比关系,以及下文中powerless, puppet等词的意义。即使不知超纲词cog的意义,也可以判断[C]项对。 2) 上下文关系。 查读线索:real cause of the anxiety 文中线索:第二段。整个第二段都是关于其原因的。但是从本段意义可以看出,本段各句逐层递进,最后一句意义最强,是本段的重点,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义。实际上,作者采用了climax(层进法)这样的修辞技巧。因此选择[D]项。 3) 推论。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文中线索:第三段最后一句。由此句提到的焦虑的最根本的原因推论[D]项结论。 4)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文中线索:最后一段,第三句。涉及长句理解。 5) 作者态度。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 文中线索:从全文尤其是最后一段可以明显感到作者的批评态度。 第三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介绍有关专利的知识。 题目分析: 1) 全文主旨。 根据全文大意应该很容易判断[D]项。 混淆点:选项中近义词的准确理解。由此也可以考查对文章中信息的准确理解。[A]项approach一般指解决某个问题,或达到某个目的的思路方法。项application片面。[D]项access得到,获取,或利用某物的途径方法。根据全文大意,[D]项更合适。 2)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见各个选项。文中线索:[C]项根据第二段意义。 3)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Georges Valensi。文中线索:根据第四段意义。 4) 上下文辨义。 查读线索/文中线索:题干已指明。 混淆点:许多人可能因为[A]项中的steal而排除[A]项。而没有注意[A]项中的use。实际上,本段第一句中提到free for anyone to use。 5) 推论(由具体到一般)。 查读线索:见各个选项。文中线索:根据最后一段第二句推论。原文提到“从过去已有的思想中寻找专利发明的源泉,使之付诸于商业用途”。[A]项则是从任何发明的角度来议论。这就是“由具体到一般”的推论。
1994 第一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介绍美国的经济体制。 题目分析: 1) 上下文辨义。 查读线索/文中线索:题干已指明。 混淆点:按照常理,似乎[C]项对的。谁都想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businessmen与individuals是处于一个相对的关系。Businessmen想要尽量增加利润,普通人应该是尽量提高自己收入的购买力。这两个相互制约的力量决定着“生产什么以及资源如何用于生产”。由此可以看出,重要的是,不要用自己的思想代替文章中的思想,一定要严格根据文章中的线索来判断。 2) 段落大意。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并结合各个选项。 文中线索:根据前两段的意义。 混淆点:题干意义比较活,“前两段告诉我们什么?”既可以考具体细节,又可以考推论或段落大意。而前三个选项都是有关具体细节的(选了几个容易误解的细节)。最后一个选项则是对前两段意义的概括。 3) 归纳。 查读线索:private-enterprise economy is characterized by 文中线索:第三段(最后一段)。 混淆点:实际上,全段都是私人企业经济的特点。[C][D]三项都片面。[A]项是对全段意义的归纳。 4) 全文主旨。 第二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计算机在商业的应用。 题目分析: 1) 归纳。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文中
页数:19 字数:16847
十年考研阅读题统计分析(1993-2002)1993 第一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婴儿的语言能力与母亲的照料。 题目分析: 1)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purpose of Frederick II’s experiment 文中线索:第一段最后一句。 2)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reason some children are backward in speaking 文中线索:第三段,2-3行 3)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exceptionally remarkable about a child 文中线索:第五段最后一句. 混淆点:题干有what is exceptionally remarkable about a child, 原文中有What is special about man’s brain。而文中线索是本段(第五段)中的下一句And even more incredible is the young brain’s ability。 4) 推论。(哪个推论不对) 查读线索:见各个选项意义。 文中线索:[A]第五段第一句。据第六段最后一句判断不对。[C]第五段2-3句。[D]第四段第一句。 混淆点:项中anything but 意为“除…以外的任何事物,根本不”。 5) 原文理解。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文中线索:第四段第一句。 混淆点:根据上下文,原文中的there are cases…是例外情况。因此,若选择[A]两项填入题干,就构成了绝对论断。只有[D]项符合原文意义。 第二篇:文体:分析劝导型 全文大意:竞争的社会,焦虑的根源。 题目分析: 1) 上下文辨义。 查读线索:a well-oiled cog in the machinery。 文中线索:第一段。注意giant与small的对比关系,以及下文中powerless, puppet等词的意义。即使不知超纲词cog的意义,也可以判断[C]项对。 2) 上下文关系。 查读线索:real cause of the anxiety 文中线索:第二段。整个第二段都是关于其原因的。但是从本段意义可以看出,本段各句逐层递进,最后一句意义最强,是本段的重点,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义。实际上,作者采用了climax(层进法)这样的修辞技巧。因此选择[D]项。 3) 推论。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文中线索:第三段最后一句。由此句提到的焦虑的最根本的原因推论[D]项结论。 4)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文中线索:最后一段,第三句。涉及长句理解。 5) 作者态度。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 文中线索:从全文尤其是最后一段可以明显感到作者的批评态度。 第三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介绍有关专利的知识。 题目分析: 1) 全文主旨。 根据全文大意应该很容易判断[D]项。 混淆点:选项中近义词的准确理解。由此也可以考查对文章中信息的准确理解。[A]项approach一般指解决某个问题,或达到某个目的的思路方法。项application片面。[D]项access得到,获取,或利用某物的途径方法。根据全文大意,[D]项更合适。 2)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见各个选项。文中线索:[C]项根据第二段意义。 3) 原文理解(细节)。 查读线索:Georges Valensi。文中线索:根据第四段意义。 4) 上下文辨义。 查读线索/文中线索:题干已指明。 混淆点:许多人可能因为[A]项中的steal而排除[A]项。而没有注意[A]项中的use。实际上,本段第一句中提到free for anyone to use。 5) 推论(由具体到一般)。 查读线索:见各个选项。文中线索:根据最后一段第二句推论。原文提到“从过去已有的思想中寻找专利发明的源泉,使之付诸于商业用途”。[A]项则是从任何发明的角度来议论。这就是“由具体到一般”的推论。
1994 第一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介绍美国的经济体制。 题目分析: 1) 上下文辨义。 查读线索/文中线索:题干已指明。 混淆点:按照常理,似乎[C]项对的。谁都想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businessmen与individuals是处于一个相对的关系。Businessmen想要尽量增加利润,普通人应该是尽量提高自己收入的购买力。这两个相互制约的力量决定着“生产什么以及资源如何用于生产”。由此可以看出,重要的是,不要用自己的思想代替文章中的思想,一定要严格根据文章中的线索来判断。 2) 段落大意。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并结合各个选项。 文中线索:根据前两段的意义。 混淆点:题干意义比较活,“前两段告诉我们什么?”既可以考具体细节,又可以考推论或段落大意。而前三个选项都是有关具体细节的(选了几个容易误解的细节)。最后一个选项则是对前两段意义的概括。 3) 归纳。 查读线索:private-enterprise economy is characterized by 文中线索:第三段(最后一段)。 混淆点:实际上,全段都是私人企业经济的特点。[C][D]三项都片面。[A]项是对全段意义的归纳。 4) 全文主旨。 第二篇:文体:说明文。 全文大意:计算机在商业的应用。 题目分析: 1) 归纳。 查读线索:题干意义。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