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报告.doc
约131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报告,页数:3字数:86247目 录摘 要1.前 言1.1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的提出1.2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路和成果特征1.3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结论1.3.1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总体思路1.3.2 对前10年中国奶业发展未能实现计划目标原因的分析1.3.3 未来1...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报告
页数:3 字数:86247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报告
目 录
摘 要
1.前 言
1.1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路和成果特征
1.3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结论
1.3.1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总体思路
1.3.2 对前10年中国奶业发展未能实现计划目标原因的分析
1.3.3 未来10-15年间中国奶业发展前景
1.4 研究报告的写作结构
2.奶类发展目标和预测
2.1 奶类需求预测
2.1.1 影响奶类消费的主要因素
2.1.2 乳品消费需求预测
2.2 中国乳类生产预测
2.2.1 影响中国乳类生产发展的因素
2.2.2 未来中国奶类生产预测
2.3 实现目标的条件评估
2.3.1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对乳业的影响
2.3.2 引进国外优质品种、增加奶源供给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2.3.3 胚胎移植技术发展对奶源供给的影响
3. 中国原料奶的生产
3.1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增长变化
3.1.1 中国原料奶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
3.1.2 中国奶牛存栏量的增长情况
3.1.3 中国奶牛单产水平的增长情况
3.2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现状分析
3.2.1 目前中国原料奶的总产与单产水平
3.2.2 目前中国原料奶的价格水平
3.2.3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分布
3.2.4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所有制结构与成本收益
3.2.5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组织经营模式
3.3 中国原料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平均单产水平太低
3.3.2 质量问题突出
3.3.3 农户组织性弱、养殖收益不稳定
3.3.4 奶牛饲料结构不合理
3.3.5 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
3.4 对未来15年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展望、构想与对策
3.4.1 对未来15年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展望与构想
3.4.2 未来15年加快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对策
4. 中国乳品的加工
4.1 中国乳品加工业的历史与现状
4.1.1 乳品加工业的历史回顾
4.1.2 乳品企业的近期运行情况
4.2 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结构分析
4.2.1 液态奶
4.2.2奶粉
4.2.3奶酪
4.2.4冰淇淋
4.2.5 UHT奶
4.2.6发酵乳
4.3 乳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4.3.1 产品质量问题
4.3.2 原料奶质量问题
4.3.3 原料奶生产与加工业协调问题
4.4 乳品加工业展望与构想
4.4.1 中国乳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量
4.4.2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规模
4.4.3乳品加工业兼并重组
4.4.4 中国乳品加工业的区域分布
4.4.5根本出路:优质优价
4.4.6薄弱环节:市场消费
4.5 乳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 中国乳品消费
5.1 中国乳品消费的历史与现状
5.1.1 乳品消费总量及人均消费量
5.1.2 乳品消费的区域特征
5.1.3 乳品消费品种和结构
5.1.4 乳品的消费人群和消费方式
5.2 中国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
5.2.1 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
5.2.2 人均收入水平
5.2.3 营养知识和营养意识
5.2.4 产品质量问题
5.2.5 销售服务问题
5.2.6 区域因素
5.3 增加中国乳品消费的措施
5.3.1 加强宣传,引导消费
5.3.2增加液态奶的生产比重
5.3.3注重质量,吸引消费
5.3.4开发农村市场,引导农民消费
5.4 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
5.4.1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概况
5.4.2 实施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意义
5.4.3 实施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面临的问题
5.5 中国居民乳品消费展望
5.5.1总量继续增加,人均波动较大
5.5.2 液态奶增长最快
5.5.3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6.世界奶业的发展趋势及加入WTO对中国奶业的影响
6.1 世界奶业的发展趋势
6.1.1 世界奶业生产
6.1.2 世界奶业市场
6.1.3 世界奶业消费
6.1.4 世界奶业贸易
6.1.5世界原料奶价格
6.1.6世界奶业贸易政策
6.2 农业协定的核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6.2.1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般介绍
6.2.2 WTO农业协定
6.2.3 WTO协议下奶业政策框架
6.2.4 WTO协议下的乳品贸易自由化
6.2.5 中国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税降低
6.3 “入世”对中国奶业的影响
6.3.1 一般阐述
6.3.2 计量分析方法
6.4 结论和对策
6.4.1 把奶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环节:“入世”利大于弊
6.4.2 国内乳品业可因势利导、驱弊致利
6.4.3 政策建议
7. 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
7. 1 未来15年中国奶业总体描述
7. 2 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思路
7. 3 中国奶类中长期发展的具体对策
7.3.1 加强奶业宏观管理
7.3.2政府继续积极引导奶类消费
7.3.3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7.3.4 加强扶持原料奶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7.3.5 优化奶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原料奶规模化生产
7.3.6 加强对乳品加工企业的行业指导和技术改造
7.3.7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7.3.8扩大城市市场,开拓农村市场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1: 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
附录2: 中国奶用水牛及奶山羊概况
摘 要
一、奶类发展目标和预测
1、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村城市化,2000-2015年中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方案下,2015年乳品消费总量将为1999年的2.7倍,达到2501.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83%,人均消费量将是2000年的2.43倍,达到17.83千克,年增长率为6.1%;2015年城镇人均乳品消费水平将达到41.03千克,是2000年的2.02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43千克,是2000年的2.31倍,年均增长率为5.72%。2015年由于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乳品的消费需求153.9万吨。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奶类人均消费水平和城乡人均收入增长有很大差异,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增长仍缺乏动力,城镇居民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是奶类消费的主要群体。
2、奶类总产量将持续增长
从乳类总产的发展看,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方案中,2005、2010和2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将分别达到1,426.8万吨,1,930.4万吨和2,501.5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1.55、2.1和2.72倍。1990-1998年,中国奶类总产量由475万吨增加到745万吨,年增长率为5.8%,在我们的预测方案中,2000005年中国乳类产量年增长速度为9.2%,高于1990-1998年期间乳类生产增长速度。但从2005年后这一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5010年和2010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6.23%和5.32%。
3、乳业各部门将同步增长
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持续好转将会带动乳业各部门的同步增长。城市奶类消费的增加和畜牧大省奶源基地的建设为中国乳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何改造中国目前传统的乳业产业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目前奶牛单产水平,进一步推广中国式的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居民乳品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难题。
页数:3 字数:86247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报告
目 录
摘 要
1.前 言
1.1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路和成果特征
1.3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结论
1.3.1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总体思路
1.3.2 对前10年中国奶业发展未能实现计划目标原因的分析
1.3.3 未来10-15年间中国奶业发展前景
1.4 研究报告的写作结构
2.奶类发展目标和预测
2.1 奶类需求预测
2.1.1 影响奶类消费的主要因素
2.1.2 乳品消费需求预测
2.2 中国乳类生产预测
2.2.1 影响中国乳类生产发展的因素
2.2.2 未来中国奶类生产预测
2.3 实现目标的条件评估
2.3.1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对乳业的影响
2.3.2 引进国外优质品种、增加奶源供给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2.3.3 胚胎移植技术发展对奶源供给的影响
3. 中国原料奶的生产
3.1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增长变化
3.1.1 中国原料奶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
3.1.2 中国奶牛存栏量的增长情况
3.1.3 中国奶牛单产水平的增长情况
3.2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现状分析
3.2.1 目前中国原料奶的总产与单产水平
3.2.2 目前中国原料奶的价格水平
3.2.3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分布
3.2.4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所有制结构与成本收益
3.2.5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组织经营模式
3.3 中国原料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平均单产水平太低
3.3.2 质量问题突出
3.3.3 农户组织性弱、养殖收益不稳定
3.3.4 奶牛饲料结构不合理
3.3.5 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
3.4 对未来15年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展望、构想与对策
3.4.1 对未来15年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展望与构想
3.4.2 未来15年加快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对策
4. 中国乳品的加工
4.1 中国乳品加工业的历史与现状
4.1.1 乳品加工业的历史回顾
4.1.2 乳品企业的近期运行情况
4.2 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结构分析
4.2.1 液态奶
4.2.2奶粉
4.2.3奶酪
4.2.4冰淇淋
4.2.5 UHT奶
4.2.6发酵乳
4.3 乳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4.3.1 产品质量问题
4.3.2 原料奶质量问题
4.3.3 原料奶生产与加工业协调问题
4.4 乳品加工业展望与构想
4.4.1 中国乳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量
4.4.2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规模
4.4.3乳品加工业兼并重组
4.4.4 中国乳品加工业的区域分布
4.4.5根本出路:优质优价
4.4.6薄弱环节:市场消费
4.5 乳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 中国乳品消费
5.1 中国乳品消费的历史与现状
5.1.1 乳品消费总量及人均消费量
5.1.2 乳品消费的区域特征
5.1.3 乳品消费品种和结构
5.1.4 乳品的消费人群和消费方式
5.2 中国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
5.2.1 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
5.2.2 人均收入水平
5.2.3 营养知识和营养意识
5.2.4 产品质量问题
5.2.5 销售服务问题
5.2.6 区域因素
5.3 增加中国乳品消费的措施
5.3.1 加强宣传,引导消费
5.3.2增加液态奶的生产比重
5.3.3注重质量,吸引消费
5.3.4开发农村市场,引导农民消费
5.4 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
5.4.1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概况
5.4.2 实施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意义
5.4.3 实施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面临的问题
5.5 中国居民乳品消费展望
5.5.1总量继续增加,人均波动较大
5.5.2 液态奶增长最快
5.5.3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6.世界奶业的发展趋势及加入WTO对中国奶业的影响
6.1 世界奶业的发展趋势
6.1.1 世界奶业生产
6.1.2 世界奶业市场
6.1.3 世界奶业消费
6.1.4 世界奶业贸易
6.1.5世界原料奶价格
6.1.6世界奶业贸易政策
6.2 农业协定的核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6.2.1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般介绍
6.2.2 WTO农业协定
6.2.3 WTO协议下奶业政策框架
6.2.4 WTO协议下的乳品贸易自由化
6.2.5 中国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税降低
6.3 “入世”对中国奶业的影响
6.3.1 一般阐述
6.3.2 计量分析方法
6.4 结论和对策
6.4.1 把奶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环节:“入世”利大于弊
6.4.2 国内乳品业可因势利导、驱弊致利
6.4.3 政策建议
7. 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
7. 1 未来15年中国奶业总体描述
7. 2 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思路
7. 3 中国奶类中长期发展的具体对策
7.3.1 加强奶业宏观管理
7.3.2政府继续积极引导奶类消费
7.3.3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7.3.4 加强扶持原料奶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7.3.5 优化奶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原料奶规模化生产
7.3.6 加强对乳品加工企业的行业指导和技术改造
7.3.7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7.3.8扩大城市市场,开拓农村市场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1: 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
附录2: 中国奶用水牛及奶山羊概况
摘 要
一、奶类发展目标和预测
1、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村城市化,2000-2015年中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方案下,2015年乳品消费总量将为1999年的2.7倍,达到2501.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83%,人均消费量将是2000年的2.43倍,达到17.83千克,年增长率为6.1%;2015年城镇人均乳品消费水平将达到41.03千克,是2000年的2.02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43千克,是2000年的2.31倍,年均增长率为5.72%。2015年由于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乳品的消费需求153.9万吨。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奶类人均消费水平和城乡人均收入增长有很大差异,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增长仍缺乏动力,城镇居民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是奶类消费的主要群体。
2、奶类总产量将持续增长
从乳类总产的发展看,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方案中,2005、2010和2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将分别达到1,426.8万吨,1,930.4万吨和2,501.5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1.55、2.1和2.72倍。1990-1998年,中国奶类总产量由475万吨增加到745万吨,年增长率为5.8%,在我们的预测方案中,2000005年中国乳类产量年增长速度为9.2%,高于1990-1998年期间乳类生产增长速度。但从2005年后这一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5010年和2010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6.23%和5.32%。
3、乳业各部门将同步增长
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持续好转将会带动乳业各部门的同步增长。城市奶类消费的增加和畜牧大省奶源基地的建设为中国乳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何改造中国目前传统的乳业产业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目前奶牛单产水平,进一步推广中国式的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居民乳品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