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账的识别方法与治理对策.doc
约16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假账的识别方法与治理对策,页数:16字数:13970[摘要]无论是研究新形势下的会计发展,还是研究会计的国际协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人们的注意力已不再停留于讨论会计的作用与地位上,而是倾向于那些凸现在会计理伦与实务之中值得争论的假账问题。如何识别假账的方法和找到合适的治理对策已成当代会计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核心问题。本...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假账的识别方法与治理对策
页数:16 字数:13970
[摘要]无论是研究新形势下的会计发展,还是研究会计的国际协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人们的注意力已不再停留于讨论会计的作用与地位上,而是倾向于那些凸现在会计理伦与实务之中值得争论的假账问题。如何识别假账的方法和找到合适的治理对策已成当代会计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做假的原因、手段及其防范与治理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企业、企业财会人员和财务中介机构的做假现象,并提出防范与治理会计假账行为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安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社会风气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从而造福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市场、整个行业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因此,企业、企业财会人员和财务中介机构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自身的立场和原则,强化会计假账的预防意识,切实做到从各个细微处防范与治理会计假账行为。
[关键词]会计假账; 财会人员; 财务做假; 假账防范与治理
目 录
1会计假账产生的原因分析 1
1.1体制型假账原因 1
1.2客观型假账原因 2
1.3主观型假账原因 2
2 会计假账的常用手段 4
3 假账的识别方法 5
3.1简单基本面分析,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5
3.2利用报表发现问题 6
3.3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 6
3.4会计电算化情况下的审查 7
3.5查账方法的运用 7
4会计假账主要危害 8
5假账的治理对策 9
5.1统一会计政策,全面实行新会计准则 9
5.2修改和完善法制,减少会计假账收益值 9
5.3加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制 9
5.4创建优秀会计文化的对策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1会计假账产生的原因分析
1.1体制型假账原因
体制型假账为不可避免、不能根治的会计假账,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制度环境中,体制型假账不可能消除,它与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同时存在,并且其强度与该法律制度的漏洞和失控时间密切正相关,即凡是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发达、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其体制型假账的程度就大,反之就相对减弱些。因而体制型假账的主要治理途径就是随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及体制型假账的危害状况,加快法律制度体系的创新,并不断完善健全,把体制型假账控制在最低程度、将假账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页数:16 字数:13970
[摘要]无论是研究新形势下的会计发展,还是研究会计的国际协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人们的注意力已不再停留于讨论会计的作用与地位上,而是倾向于那些凸现在会计理伦与实务之中值得争论的假账问题。如何识别假账的方法和找到合适的治理对策已成当代会计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做假的原因、手段及其防范与治理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企业、企业财会人员和财务中介机构的做假现象,并提出防范与治理会计假账行为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安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社会风气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从而造福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市场、整个行业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因此,企业、企业财会人员和财务中介机构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自身的立场和原则,强化会计假账的预防意识,切实做到从各个细微处防范与治理会计假账行为。
[关键词]会计假账; 财会人员; 财务做假; 假账防范与治理
目 录
1会计假账产生的原因分析 1
1.1体制型假账原因 1
1.2客观型假账原因 2
1.3主观型假账原因 2
2 会计假账的常用手段 4
3 假账的识别方法 5
3.1简单基本面分析,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5
3.2利用报表发现问题 6
3.3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 6
3.4会计电算化情况下的审查 7
3.5查账方法的运用 7
4会计假账主要危害 8
5假账的治理对策 9
5.1统一会计政策,全面实行新会计准则 9
5.2修改和完善法制,减少会计假账收益值 9
5.3加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制 9
5.4创建优秀会计文化的对策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1会计假账产生的原因分析
1.1体制型假账原因
体制型假账为不可避免、不能根治的会计假账,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制度环境中,体制型假账不可能消除,它与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同时存在,并且其强度与该法律制度的漏洞和失控时间密切正相关,即凡是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发达、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其体制型假账的程度就大,反之就相对减弱些。因而体制型假账的主要治理途径就是随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及体制型假账的危害状况,加快法律制度体系的创新,并不断完善健全,把体制型假账控制在最低程度、将假账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