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经济发展.doc
约8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页数:8字数:9954摘要: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在于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目前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多个角度的理论解释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停滞、转型与复兴的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价值观因素成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无法忽略的变量。对此,不仅西方主流经济学缺乏研究,以文化产业和...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cnlula 发布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
页数:8 字数:9954
摘要: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在于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目前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多个角度的理论解释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停滞、转型与复兴的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价值观因素成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无法忽略的变量。对此,不仅西方主流经济学缺乏研究,以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为主的旧文化经济学也没有深入分析。这促使了以文化价值观为研究对象的新文化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本文认为文化成本分析范式最有可能解释文化现象和中国的文化变迁。从文化成本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本文构建了新文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对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作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经济发展 文化经济学文化成本 一、观点: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约束论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的迅猛传播所带来的不仅是分析方法上的大量借鉴,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中国学者对于经济学研究任务、对象与范式的传统看法。当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解释事实作为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后,大量的熟视无睹的现象被纳入了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不仅国家的起源、家庭的规模、法制的建立和腐败的盛行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婚姻爱情、流行疾病也成为解释的对象。对于中国本土经济学而言,最有条件和最应解释的现象无疑是中国发展路径的选择与变迁。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大量的论著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停滞、转型与复兴作出解释。 在工业革命前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社会依靠传统农业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取得了世界上最为丰硕的经济成就。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AngusMadison)的研究,“在目前这个千年期的开始阶段,中国的经济就人均收入而言是领先于世界的,这种领先地位一直持续到十五世纪。它在科技水平方面、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方面以及管理一个庞大疆域帝国的能力方面都比欧洲出色。”“早自周朝起,中国文明就已经高度文字化了,到了唐朝,中国堪称全世界拥有文字典籍最多最丰富的国家了。”但是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却显然停滞了。按麦迪森的估计,17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3.1%,欧洲占23.3%。1820年中国占32.4%,欧洲占26.6%。而到了1890年,中国所占的比例降至13.2%,欧洲则升至40.3%,美国为13.8%。而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早在1700年就已经落后于欧洲,到1820年只比欧洲的1/2稍多一些;与美国相比,则不及后者的1/2(见表1.1)。尽管在这近300年的停滞时期中国发生了多次改良、革命与政权更替,但人们所盼望的“经济起飞”奇迹并未出现,甚至也错过了二战后崛起的机遇。直到20世纪末期
页数:8 字数:9954
摘要: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在于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目前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多个角度的理论解释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停滞、转型与复兴的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价值观因素成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无法忽略的变量。对此,不仅西方主流经济学缺乏研究,以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为主的旧文化经济学也没有深入分析。这促使了以文化价值观为研究对象的新文化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本文认为文化成本分析范式最有可能解释文化现象和中国的文化变迁。从文化成本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本文构建了新文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对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作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经济发展 文化经济学文化成本 一、观点: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约束论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的迅猛传播所带来的不仅是分析方法上的大量借鉴,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中国学者对于经济学研究任务、对象与范式的传统看法。当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解释事实作为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后,大量的熟视无睹的现象被纳入了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不仅国家的起源、家庭的规模、法制的建立和腐败的盛行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婚姻爱情、流行疾病也成为解释的对象。对于中国本土经济学而言,最有条件和最应解释的现象无疑是中国发展路径的选择与变迁。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大量的论著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停滞、转型与复兴作出解释。 在工业革命前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社会依靠传统农业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取得了世界上最为丰硕的经济成就。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AngusMadison)的研究,“在目前这个千年期的开始阶段,中国的经济就人均收入而言是领先于世界的,这种领先地位一直持续到十五世纪。它在科技水平方面、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方面以及管理一个庞大疆域帝国的能力方面都比欧洲出色。”“早自周朝起,中国文明就已经高度文字化了,到了唐朝,中国堪称全世界拥有文字典籍最多最丰富的国家了。”但是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却显然停滞了。按麦迪森的估计,17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3.1%,欧洲占23.3%。1820年中国占32.4%,欧洲占26.6%。而到了1890年,中国所占的比例降至13.2%,欧洲则升至40.3%,美国为13.8%。而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早在1700年就已经落后于欧洲,到1820年只比欧洲的1/2稍多一些;与美国相比,则不及后者的1/2(见表1.1)。尽管在这近300年的停滞时期中国发生了多次改良、革命与政权更替,但人们所盼望的“经济起飞”奇迹并未出现,甚至也错过了二战后崛起的机遇。直到20世纪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