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群通信系统比较研究.doc

约64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机群通信系统比较研究,页数:64字数:21192摘要采用并行处理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利用高速互联网络将工作站、或者高档微机互连起来构成的机群系统,正逐步成为高性能计算的主要平台之一,并随之出现了机群系统上的各种并行通信系统。对这些并行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进行测量、评估,并以此指导并行应...
编号:10-77331大小:500.00K
分类: 论文>计算机论文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 20023286 发布

机群通信系统比较研究


页数:64 字数:21192

摘要
采用并行处理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利用高速互联网络将工作站、或者高档微机互连起来构成的机群系统,正逐步成为高性能计算的主要平台之一,并随之出现了机群系统上的各种并行通信系统。对这些并行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进行测量、评估,并以此指导并行应用的开发成为必要。
本文在通信microbenchmark技术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测试了机群系统上四种并行通信系统——GM_API、100M以太网上的MPICH、Myrinet网络上的MPICH和GM_MPI——的表征通信性能的LogP参数,并通过比较,得出四种并行通信系统特点和优劣关系。以期得到比较有价值得结论。
关键字:机群、LogP、通信benchmark、MPI、GM。

Abstract
Parallel process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omputer system performance,and it ‘s the leading dirction of computer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Cluster which consists of high performance workstation/PC connected by high speed networks,becomes to be the main platform of high performance parallel computing.
This work provides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LogP paraments which express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on the four parallel communication systems over cluster,gm api,mpich over 100M ethernet,mpich over myrinet,and gm mpi.Furthermore,by comparing these paraments,we want to fi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four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he relations of performance among them.We want to get some valuable conclusion by this.
keywords:cluster,Logp,communication microbenchmark,mpi,gm.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 前言 4
1.1 机群系统 4
1.2 MPI、Myrinet和GM 9
第二章 通信MICROBENCHMARK技术和LOGP模型 12
2.1 LogP模型 12
2.2 通信microbenchmark技术 14
第三章 基于通信系统GM API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19
3.1 未加入计算时间的结果 19
3.2 加入了计算时间的结果 22
3.3 往返时间RTT 28
3.4 结果分析 29
3.5 总结 32
第四章 基于通信系统100M以太网上MPI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33
4.1 未加入计算时间的测试结果 33
4.2 加入了计算时间的测试结果 34
4.3 往返时间RTT 36
4.4 测试结果分析 37
4.5 总结 38
第五章 基于通信系统MYRINET上MPI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39
5.1 未加入计算的测试结果 39
5.2 加入了计算的测试结果 40
5.3 往返时间RRT 41
5.4 测试结果分析 42
5.5 总结 43
第六章 基于通信系统MYRINET上GM_MPI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44
6.1 未加入计算的测试结果 44
6.2 加入了计算的测试结果 45
6.3 往返时间RRT 46
6.4 测试结果分析 47
6.5 总结 48
第七章 四种通信系统的结果比较和分析 49
7.1 发送开销的比较 49
7.2 接收开销的比较 50
7.3 gap及有效带宽BW的比较 51
7.4 延迟L的比较 52
7.5 往返时间RTT的比较 53
第八章 结语 55
参考文献 56
致谢 57
附录 58